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公民素养:理论与实践

数字公民素养: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40
  • 出版社: 轻工
  • 作者: 徐顺
  • 商品条码: 97875184423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数字公民素养是数字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是公民应对未来数字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加强数字公民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于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厘清了数字公民素养的概念,深入分析了数字公民素养的内涵 与外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数字公民素养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和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不同学段学生数字公民素养的现状,实证分析了数字公民素养的影响因素,构 建了数字公民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数字公民素养的测评及应用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此外还基于以上研究,通过文献计量提炼了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热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供教育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教育类 研究生和本科生参考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徐顺,教育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人才培养工程专家库专家成员。长期从事数字公民素养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管理的相关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先后参与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多项,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多项,在《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ISET、EITT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参与主编教材3部。
目录
第一章 数字公民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公民及公民素养的概念 1 一、公民及其概念的产生 1 二、公民素养的概念 4 第二节 数字公民的概念及内涵 6 一、数字公民的概念 6 二、数字公民的内涵 7 第三节 数字公民素养的源起、内涵及发展历程 11 一、数字公民素养的源起 11 二、数字公民素养的内涵 16 三、数字公民素养的发展历程 19 第四节 数字公民素养相关概念辨析 26 一、数字公民素养与公民素养 26 二、数字公民素养与数字素养 27 三、数字公民素养与信息素养 28 四、数字公民素养与数据素养 30 五、数字公民素养与网络素养 32 六、数字公民素养与核心素养 33 第二章 国内外数字公民素养研究现状 第一节 数字公民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 37 一、国外数字公民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 37 二、国内数字公民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 44 三、国内外数字公民素养的构成要素比较分析 46 第二节 数字公民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和测量评价研究 48 一、国外关于数字公民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48 二、国内关于数字公民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54 三、数字公民素养的测量评价研究 55 第三节? 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2 一、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理论分析 63 二、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 65 第三章 我国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现状研究 第一节 中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现状研究 69 一、研究背景 69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70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71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职校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现状研究 80 一、研究背景 80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82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83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87 第三节 高校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现状研究 89 一、研究背景 89 二、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91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91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95 第四节 我国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总体现状分析 98 一、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98 二、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 98 三、学生数字公民素养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 第四章 数字公民素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社会认知理论在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100 一、社会认知理论的内涵 100 二、社会认知理论的相关研究 101 第二节 数字公民素养个人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104 一、ICT 自我效能感 二、互联网态度 106 三、个人层面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07 第三节? 数字公民素养行为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112 一、人际沟通能力 112 二、社交媒体能力 113 三、21 世纪数字技能 115 四、行为层面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16 第四节 数字公民素养环境影响因素及实证?析 123 一、教师因素 123 二、家长因素 123 三、学校因素 124 四、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25 第五章 数字公民素养的多维提升策略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数字公民素养提升策略 131 一、个人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重点内容 131 二、个人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提升策略 131 第二节 家庭层面的数字公民素养提升策略 134 一、家庭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重点内容 134 二、家庭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提升策略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数字公民素养提升策略 137 一、学校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重点内容137 二、学校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提升策略138 第四节 社会层面的数字公民素养提升策略 143 一、社会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重点内容143 二、社会层面数字公民素养的提升策略144 第六章 数字公民素养评价研究 第一节 数字公民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9 一、评价指标初步筛选 149 二、评价指标专家咨询 151 三、评价指标初步确定 153 第二节 研究对象、工具、方法与思路 154 一、研究对象及取样 154 二、研究工具 154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56 第三节 数字公民素养评价模型构建 158 一、一阶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159 二、二阶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161 三、评价指标赋权 164 第四节 数字公民素养评价的应用 166 一、研究结果的呈现 166 二、研究结果分析 168 三、研究结果应用 第七章 数字公民素养研究趋势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数字公民素养的研究趋势 178 第二节 数字公民素养视角下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分析 182 一、数字公民素养与教育公平问题 182 二、数字公民素养与教育国际化问题 187 三、数字公民素养与在线教育问题 188 四、数字公民素养与法治教育问题 191 五、数字公民素养与智慧校园建设问题 194 六、数字公民素养与信息化教学模式问题 197 七、数字公民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 201 第八章 数字公民素养未来展望 一、数字公民素养概念内涵会逐步完善 204 二、影响数字公民素养的新理论和实践趋势 206 三、数字公民素养未来评价趋于终身化 206 四、国内数字公民教育研究亟待发展 20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