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减贫--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多重效应

减贫--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多重效应

  • 字数: 30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樊士德|
  • 商品条码: 97875228294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与贫困 演进呈现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化事实:一方面,劳 动力流动导致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人口结构“畸形化 ”、“空心村”现象加剧、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内生 动力源丧失以及产出漏出等社会经济问题,进而影 响减贫的潜在效应;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带来了 贫困由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向城镇和发达地区的“空 间位移”,这无疑对我国聚焦贫困区域、实行就地 开发的政策形成了考验。因此,系统考察中国劳动 力流动对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具体效应具有重大 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重点将劳动力流动内生化,对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 ,采用相对贫困、多维相对贫困、预期贫困脆弱性 等较为前沿的指标对贫困进行测算,并利用全国和 省级面板数据以及专项调查数据,分别从宏观、中 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围绕劳动力流动对全国范围贫困 、不同区域和城乡贫困、微观家庭贫困的影响机制 与具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全 国扶贫政策的顶层设计、分区域和城乡差异化方案 的制订以及微观家庭的具体决策提供依据,而且可 以为确保短期内绝对贫困的消除以及长期内相对贫 困和多维贫困的缓解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四 对本书所开展的微观调查的说明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 劳动力流动与绝对贫困方面 二 劳动力流动与相对贫困方面 三 劳动力流动与多维贫困方面 四 劳动力流动与贫困脆弱性方面 五 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影响机理方面 六 简要述评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演进特征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演进与阶段划分 二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贫困的时空动态特征化事实 第四章 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 一 劳动力流动对家庭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 二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 三 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影响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对家庭贫困影响的效应研究——基于面板Logit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假设 二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三 实证分析 四 稳健性检验 五 本章简要小结 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影响的时空效应研究——基于199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一 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二 描述性统计 三 实证结果分析 四 稳健性检验 五 本章简要小结 第七章 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贫困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一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二 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建构 三 实证结果分析 四 本章简要小结 第八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务工收入与家庭贫困——基于东部沿海地区欠发达县域878户农户的实证研究 一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二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家庭贫困影响的Logit模型分析 三 进一步讨论:外出务工收入的计量分析与贫困家庭的劳动力特征 四 本章简要小结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家庭贫困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部地区1876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证据 一 微观调查与数据说明 二 样本家庭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特征分析 三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家庭绝对贫困影响的实证研究 四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影响的实证研究 五 本章简要小结 第十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可持续减贫吗?——基于西部地区1876户农户调查数据的贫困脆弱性研究 一 研究设计 二 贫困识别与样本家庭的特征化事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