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精)/廿一世纪中国法律文化史论丛

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精)/廿一世纪中国法律文化史论丛

  • 字数: 302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邱澎生|责编:王志毅|总主编:苏基朗
  • 商品条码: 97873082066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清中国的一些商业城 镇曾经发生经济组织、经济 法令乃至文化意识形态方面 的变动,进而促成当时的制 度变迁。针对苏州商人团体 、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 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的 种种经济组织,还有重庆债 务与合伙诉讼、明清商业书 的传播,邱澎生进行了具体 的个案分析,借以呈现当时 中国在“经济组织、法律体 系、文化观念”三者间的密 切互动,希望能进而论证这 些变化如何共同构成明清中 国的“市场演化”。至于如何 比较明清中国与西方商业制 度史的异同,邱澎生主张: 与其斩钉截铁地简化近代西 方种种复杂的发展历程,研 究者或许可以保持更开放的 心态,来探究包括中国在内 的西方以外地区如何进行其 各自的市场演化道路。
目录
导论 比较视野下的明清市场演化史 第一章 由苏州商人结社方式变化看明清城市社会变迁 第一节 组织方式的长期演变 第二节 自称与他称:经济功能的转型 第三节 公共财产保护机制的加强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前期苏州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 第一节 商人如何支配生产?“放料制”运作与“工厂制”争议 第二节 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一):交易成本的变动 第三节 棉布字号的经济与法律分析(二):法律制度的调整 小结 第三章 十八世纪苏州棉布业的工资纠纷与工作规训 第一节 苏州兼为全国商业中心与“罢工之都” 第二节 质检验收、工资谈判与新工作规训的形塑 小结 第四章 十八世纪滇铜市场中的官商关系与利益观念 第一节 政府铸币需求与铜材市场规模的扩大 第二节 滇铜产销组织中的官商关系 第三节 滇铜流通过程中的利益观念 小结 第五章 清代中期重庆船运纠纷中的国法与帮规 第一节 重庆航运业的发展、经社结构与船帮团体的形成 第二节 船运纠纷的类型及其调解、审理过程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中的“国法”与“帮规” 小结 第六章 十九世纪前期重庆城的债务与合伙诉讼 第一节 重庆城的经济与社会 第二节 重庆商人债务诉讼的证据问题 小结 第七章 明清中国商业书中的伦理与道德论述 第一节 综论与举证交错:《客商规鉴论》的商业训练与教育 第二节 体系与注释绾合:由《客商规鉴论》到《商贾便览》的演变 小结 结论 征引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