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的西南联大(家国卷)/离乱弦歌

我们的西南联大(家国卷)/离乱弦歌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中国文史
  • 作者: 闻一多|
  • 商品条码: 978752053348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 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 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西南联 大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 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 出了杰出贡献。 “离乱弦歌:我们的西南联大”共3册,所收文 章均采自联大师生所写的散文、日记、书信及民国 时期付印的数百种书、报、刊,重拾联大师生亲历 、亲见、亲闻的珍贵记忆。作者群星灿烂,角度各 异,涉及面广,并最大限度地忠实保存了联大本真 状态,将使所有关注、热爱联大的读者对联大的研 究和认识更深入透彻,有助于人们走近走进、研究 探讨和学习实践联大文化,并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文化精髓。 《离乱弦歌:我们的西南联大?家国卷》,记录 了联大学生心系家国存亡,“读书不忘救国”,积 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投身抗日洪流,不畏牺牲、 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蕲水人。诗人、学者,中国现代伟大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他在新诗创作和古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丰富了我国的文化思想宝库,确立了他在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拍案而起”,为民主而英勇奋斗、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敬仰和赞颂。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
精彩导读
去年春天,我们长沙临 时大学同学250人,教授50 人左右,徒步离长沙向西直 走到一千里外的昆明新校去 ,这可说是开了世界上课最 长路程的新纪录。参加徒步 长征者于2月20日出发,在 恰恰68天之内走完了这路程 ,每天步行15里至50里, 平均每日约走24里,最后于 4月28日到达昆明。 临大系由国立清华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与私立南开 大学三校于1937年秋季在 长沙联合成立的,这时候日 本空中的轰炸与烧夷弹的燃 烧已将南开校舍化为平地, 同时日人在北平的军事行动 ,亦使清华与北大无法在平 开课。可是,临时大学的寿 命却见得不长,巨大的日机 ,每从并不遥远的根据地出 发,挟了死亡的武器,频来 探访长沙。这足以打碎临大 对于平宁和自由的希望,在 此地求学是那么的紧张。 经过1938年的早春,情 形变得格外严重,因为战事 飞速地扩大到扬子江上游的 地带来了。看样子学校的迁 徙是急不可待,于是临大当 局便决定主意,这一次一定 要将学生撤至敌机不能飞达 的内地去,他们就这样决定 了迁至云南省,中国西南的 后方门户。平静时候,云南 省是并不多大重要的,但随 着抗战局面的展开,它却成 了政治上及军事上的冲要地 带。在从前,1915年的革 命,蔡锷领导起义,向北推 进,终于推翻袁世凯的帝梦 ,在今日,中国国家的生存 处于绝续存亡之秋,它将是 培植青年以充实抗战干部和 建设人才的地方了。 现在,另有一个光荣应 归落到滇省,即是连同四川 ,该省行将成为最重要的文 化与教育的中心,临大新址
目录
第一辑 狼烟四起三校播迁 千里上课记 保兰冯 从清华园到长沙临大 陈达 北大在长沙 杨振声 滇行记 郑天挺 长征日记 吴征镒 横过湘黔滇的旅行 向长清 自港至滇浦 薛凤 三校西迁日记 余道南 第二辑 百折不挠教育救国 怀念抗战中的西南联大 戴世光 我在抗战中的西南联大 吴大猷 回忆西南联大 钱穆 联大被炸以后 冯友兰 昆明往事 冯至 西南联大校歌制作经过黄延复 张源潜 光与热 叶方恬 第三辑 允文允武携笔从戒 论大学学生应征服役 陈雪屏 从军行 周明道 从军行 王宗周 丛林插曲吴铭绩 梁家佑 随联大外文系远征印缅前线记 卢绍华 我遇到了新四军 阁秉渊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闻一多 第四辑 联大风骨精神永存 联大精神 吴晗 团结抗战的西南联大 赵乃抟 国家之败多由官邪 邹文靖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 闻一多 忆李公朴先生 叶鑫 民主斗士闻一多 李曦沐 我在联大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回忆 熊德基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 吴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