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 字数: 251
  • 出版社: 南京大学
  • 作者: 张卫中
  • 商品条码: 978730518960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学语言的发展、建构,如同文学的主题、创作 方法一样,从来就没有一个“自然的”“本然的”状 况,它们都是在特殊的知识场域中,各种权力话语斗 争、角逐的结果,而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不同也清 楚地反映了20世纪两岸社会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 。由张卫中著的《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通过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将汉语文学语 言发展的两个流向互相参照,深入地剖析了两岸文学 语言发展各自的特点,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 的总体特点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究。
作者简介
张卫中,江苏徐州人,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目录
目录
引言 上篇 大陆与台湾文学语言比较论 第一章 大陆与台湾当代乡土小说语言比较 第一节 历史语境的差异 第二节 语言态度与策略的差异 第二章 大陆与台湾新生代小说语言比较 第一节 语言的陌生化 第二节 语言的诗化 第三节 语言的杂色化 第三章 大陆与台湾后现代诗歌语言比较 第一节 语言的游戏化 第二节 反讽、谐拟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第三节 语言的杂语化 第四章 大陆与台湾当代“诗化散文”语言比较 第一节 时代语境与文学背景的差异 第二节 语言的差异 第五章 郑敏、余光中语言理论的比较与反思 第一节 质疑“五四”白话文运动 第二节 批评声音中的变调 第三节 简短的评价 中篇 台湾文学语言问题专论 第一章 台湾当代小说语言流变论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语言探索 第二节 乡土文学时期的语言探索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多元化时期的语言探索 第二章 台湾乡土小说中的“杂语”现象 第一节 “杂语”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节 “杂语”与作家的意识形态诉求 第三节 “杂语”与台湾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三章 台湾当代诗歌语言流变论 第一节 “现代诗”的语言探索 第二节 现实主义诗人的语言探索 第三节 多元的诗歌与多元化的语言探索 第四章 台湾新世代诗歌语言论 第一节 语言的游戏化 第二节 语言的陌生化 第三节 语言的杂语化 下篇 大陆文学语言问题专论 第一章 新时期作家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 第一节 语言观念转变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从“工具论”到“本体论”:语言变革的内容 第三节 语言观念变革的意义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语言的变革与特点 第一节 新的环境与新的观念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语言的特点 第三章 新时期作家对诗性语言的再造 第一节 新的时代与新的背景 第二节 新时期作家对诗性汉语的再造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问题与背景 第二节病象与表现 第三节 历史与现实原因 附录 一、语言本体论的限度——关于新时期小说语言探索的思考 二、张悦然小说语言论——兼谈新世纪小说中的“新诗性”语言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