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古的社邑与信仰

中古的社邑与信仰

  • 字数: 561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刘淑芬|责编:乔颖丛
  • 商品条码: 97875732076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1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刘淑芬女士的中古佛教史、社会史、思想史重要文章结集。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中古时期民众的佛教信仰,考察了社邑这一基层社会组织的形态及运作。第二部分研究中古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涵括了丧葬、社会救济和医疗等诸多方面。第三部分探讨中古时期僧人特殊的修习方式与仪式,如茶礼与汤礼、忏悔仪式等。第四部分对中古时期的圣僧和罗汉的信仰与仪式进行了研究。全书以中古时期众多的佛教文献为基础,研究了佛教和社邑的相互关系与促进作用,对中古时期佛教在基层社会的发展情况有深入关切,对当时基层民众的信仰状态有持续关怀。本书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古社会史、思想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刘淑芬,“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专攻中古城市史、中古佛教史和中古社会史。已出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增订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等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作为中古佛教史的重要学者,刘淑芬在学界的影响较大,学术成就突出。
目录
自序 中古社邑研究 5—6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 香火因緣——北朝的佛教結社 從造像碑看南北朝佛教的幾個面向——石像、義邑和中國撰述經典 中古佛教政策與社邑的轉型 佛教與社會 六朝家訓、遺令中的佛教成分——喪葬的新元素 北齊標異鄉義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 唐、宋時期僧人、國家和醫療的關係——從藥方洞到惠民局 佛教的修習與儀式 中古僧人的“伐魔文書” 《禪苑清規》中所見的茶禮與湯禮 唐、宋時期的功德寺——以懺悔儀式爲中心的討論 咒石與經幢——9世紀碑刻所見佛教僧俗持念的陀羅尼 聖僧與羅漢 中國的聖僧信仰和儀式(4—13世紀) 宋代的羅漢信仰及其儀式——從大德寺宋本“五百羅漢圖”説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