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危机与转机: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与知识人

危机与转机:清末民初的道德、政治与知识人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段炼
  • 商品条码: 97875225083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借由探索清末民初知识人思想世界的多元互动,关注他们在内外危机之下,如何实现政治转型并建立新的价值认同。同时,作者秉持知人论世的态度,探究千古大变局下从康有为到杨度的所思所言,与纷纭世事汇合而成的共鸣、变奏以及新的交响。本书表明,在士风与世风变动不居的“过渡时代”,旧学与新知、文明与富强、制度与伦理等思想议题彼此激荡,深刻形塑着知识人寻求转机之时的话语、世界观和历史想象。
作者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联合培养博士生,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知识分子,著有《“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五四启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观研究》《读史早知今日事》等。
目录
序言 【导论】“过渡时代”的脉动:晚清思想发展之轨迹 一、从“理与势”到“体与用” 二、进化论与新宇宙观 三、以太、心力与个人崛起 四、经学的解构与建构 五、精神困境与宗教渴望 六、重建政治正当性:权威与权力的冲突 结语 甲编 道德危机与道德变革 清末民初的道德焦虑及其应对之策 一、“礼”与“仁”:传统儒学的内在紧张 二、“冲决网罗”:规范伦理的瓦解 三、“最后之觉悟”:德性伦理的解纽 四、重整“迷乱之现代人心”:迎受“穆姑娘” 结语 “世俗转型”与晚清知识人的道德变革 一、天命、天道与天理:儒家的德性之源 二、“理势”之争与“中体西用” 三、来自“天演公理”的挑战 四、“力即理也” 五、“个人”崛起:儒家规范伦理的解体 结语 文化认同与国家忠诚:民初道德观念的思想分途 一、公德、私德与“群” 二、从个人德性到公共伦理:儒家纲常的“抽象理想” 三、追寻德性:共和政体与共和精神 结语 乙编 学术政治与世界文明 “势生理,理生道”:《康子内外篇》的学术立场与政治态度 一、政教危机与“教学之道”再诠释 二、学术立场:理学的基调与变奏 三、政治态度:“君权独尊”与“圣王经世” 结语 寻求“超越富强”之道:“天演公理”之上的道德与政治 一、求道:“格物致知之学,寻常日用皆寓至理” 二、问道:“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 三、证道:“天行人治,同归天演”的世界观 结语 国之内外的“文野之辨”:以20世纪初杨度的世界观为中心 一、从“理”的秩序到“力”的秩序 二、国家政治的内外探寻:公理、强权与《万国公法》 三、“文野”之辨:文明观念的近代转型 四、“金铁主义”的视角:何种世界,谁之中国? 结语 丙编 新旧之间与家国情怀 “何必旧”与“何必新” 一、“旧派”的新:《时务报》“不可不看” 二、“新派”的旧:“康党”“旧派”与“谁氏党” 三、“新派”分野:公私关联与满汉互动 四、“遗民”之争:政治“理想”与国家“现实” 结语 追寻“新天下主义”的中国之路 一、“脱嵌”与“再嵌”:认同问题的历史前提 二、断裂与连续:“家国天下”的路径探索 三、“超克”或悖论:“新天下主义”的内在紧张 结语 五四思想史如何“重新问题化” 一、内容与结构 二、“启蒙”何以“连续”至此 三、“模糊地带”的历史意义 结语 【附录】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1990—2010) 一、“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史 二、思想文化与社会转型 三、知识分子:公共网络与私人生活 四、新文化史与思想史汇流 五、报刊、舆论与思想形塑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