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理与功夫--人文教育学论纲/深圳学派建设丛书

道理与功夫--人文教育学论纲/深圳学派建设丛书

  • 字数: 40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祥云|责编:李凯凯|总主编:吴定海
  • 商品条码: 97875203996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育既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文的。否则,人的教育就会彻底陷入逻辑化、程序化、数据化的泥沼,人就将被当成智能机器来对待。本书着眼于人文教育基本特性,扎根于华夏优秀人文智慧,积极汲取西方思想精华,在人文道理、人文功夫、人文道场三个层面上探索形成了人文教育原理范畴和方法论体系。本书强调,精神提升是每代人和每个人不可替代的不休之路,人文教育便似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工作。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止于至善。 本书源自作者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发自作者切身人生体悟,是坚持20多年不间断的探索而形成的体系化成果。
作者简介
张祥云,江西大余沙村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教于厦门大学高教研究所,后调入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工作至今。历任深圳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深圳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人事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理事长,深圳市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指导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理论和人文教育理论与方法。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获多项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出版专著2部、合著5部,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目录
导论 超越对象化 回归本体性 一 超越对象化 二 回归本体性 三 突破学科藩篱 四 复兴学科人文性 五 人文教育之意蕴 六 循道的理路 上篇 人文教育“原理”论 第一章 人文道理:教育的人文原理 一 科学真理与人文道理内涵 二 科学真理与人文道理的比较 三 科学真理与人文道理的关系 四 教育学的“人文道理”特性 五 走向“人文道理”范式 第二章 知行合一:人文教育根本原则 一 “知行合一”的内涵 二 “知行合一”的存在特征 三 “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意蕴 四 知行合一:将教与育合一生成 第三章 诚:人文教育本体功夫 一 “诚”的意蕴:中国传统的体认 二 “诚”的比较:中西文化的侧重 三 “诚”的境界:信仰觉悟的方式 四 “诚”:人文教育的本体功夫 第四章 心力:人文教育本源旨归 一 “心”的历史向度:儒、道、佛“心”论异同 二 “心”的比较向度:中西“心”论之异 三 人文教育旨归:养成“心力” 第五章 成长:人文教育价值思维 一 成功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内涵 二 成功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特性 三 成功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关系类型 四 营造育人观念转型的生态系统 第六章 精神:人文教育本体特性 一 人文学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二 人文精神:“涵义世界”与“意义世界” 三 人文知识:对象化之知与本体性之智 四 人文教育的本体性特点 中篇 人文教育“功夫\"论 第七章 隐喻 一 超越对象化的“唯概念”思维 二 回归本体性的“象思维” 三 复兴“隐喻”的人文教育价值和功能 第八章 体验 一 体验的生命:人文教育本体境界 二 生命的体验:人文教育方法视域 三 体验的人与人的体验:功夫即本体 第九章 对话 一 对话的含义 二 对话:“我一你”的关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