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经济史丛书-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新经济史丛书-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字数: 389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温春来|责编:陈肖寒
  • 商品条码: 97875228235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家的维系,有赖于资源的汲取。资源汲取的 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传统中国国土 广袤辽阔,地域差异千姿百态,在当时落后的交通 、简陋的技术手段与信息能力的制约下,统治者如 何在全国范围内汲取资源呢?本书从重要性、稀缺 性、交易费用、社会效果、国家的议价能力与多主 体性等若干影响国家资源汲取模式的变量入手,结 合开矿成本随时间递增的特点,通过丰富翔实的史 料讨论清王朝的矿产资源汲取情形,在揭示清代矿 政之模式及其内在缺陷的同时,论述了彼时国家治 理的若干重要原则与面向。以上述经验事实为基础 ,本书进一步联系明清王朝对食盐、丝绸、瓷器、 马匹等重要物资的汲取模式,结合15~18世纪国家转 型的大背景,通过对“中央全面决定机制”“猜忌 型决策”“行政造‘息’”“事例原则”等概念的 阐发,揭示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目录
导言 国家的资源汲取模式 第一章 国家推动下的矿业兴起 第一节 逐渐走向开放的矿业政策 第二节 云南铜矿业的兴起 第三节 贵州铅矿业的兴起 第二章 资本问题及其解决 第一节 以民办矿业为主体 第二节 薄弱的民间资本 第三节 官方的资金借贷 第四节 道路的修筑、维护与运输风险 第三章 清代矿业税费政策 第一节 矿税的征收客体 第二节 矿业税费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矿税中的银 第四章 官方收益的产生机制与数量分析 第一节 京师与各省钱局铸息 第二节 滇铜铜息 第三节 黔铅铅息 第四节 矿税与矿业总收益 第五章 成本递增与矿业衰落 第一节 生产成本的递增 第二节 官方收益的递减 第三节 最后平衡点 第六章 成本约束与各方博弈 第一节 矿厂监管体系 第二节 中央集权的难题 第三节 定额与变通:清代矿厂的性质 第四节 “事例”定税:清代矿业税费政策的实践机制 第五节 财权中央集中体制的破坏与矿业衰落 结语 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一 15~18世纪国家转型 二 贡赋体制运作的两个变量 三 行政造“息” 四 中央全面决定机制 五 猜忌型决策 六 事例原则 附录一 滇铜取代洋铜的过程 附录二 冶炉与矿硐之关系 征引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