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语态和汉语句法

汉语语态和汉语句法

  • 字数: 1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吴怀成|责编:杜鹃
  • 商品条码: 978754268096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汉语语态和汉语及物性问 题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被动语 态的功能性定义、对汉语所谓中动句的反思、汉语 受事主语句的重新分类、及物性和作格性、及物动 词的低及物性用法和非及物性用法、不及物动词构 式的扩张和变异、“把”字句的役事标记功能、汉 语语言单位层级的重新划分以及汉语句子的骈散二 重性等。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汉语语态和汉语及物性问 题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汉语没有印欧语式的被动语态,汉语被动语 态必须从功能角度下定义,即:被动语态是以经历 者为视角,描述它遭受某种经历或发生某种变化的 事件句。 2.汉语也没有印欧语式的中动语态,汉语的受 事主语句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事件性受事主语句和非 事件性受事主语句(评议句),事件性受事主语句 又可以分为无标记被动句和无标记主动句(处置类 受事主语句)。 3.本书把及物性和作格性都看作是语言的组织 模式。及物性是主宾格语言的组织模式,它受“由 因及果”的思维推理模式所支配;作格性是作通格 语言的组织模式,它受“由果溯因”的思维推理模 式的支配。 4.本书认为汉语及物动词有低及物性用法和非 及物性用法,而汉语不及物动词即使带了宾语也不 是及物性用法,不及物动词带施事宾语是汉语存现 句类推扩张导致的构式“内部承继”,不及物动词 带非施事宾语则是“动宾”构式变异导致的构式“ 外部承继”。 5.本书认为汉语“把”字句是典型的致使句式 ,“把”是役事标记,其主要功能是凸显役事参与 者或明确施受关系,这样可以对各类“把”字句做 出统一的解释。 本书附录中还有两篇文章:一篇为《对汉语语 言单位层级划分的反思》,另一篇为《音节奇偶、 句子骈散和对言语法》。 基金支持: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构式语 法视角下汉语句式及物性高低转化和承继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21YJA740043)的阶段性成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