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学史(第3版第2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文学史(第3版第2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字数: 51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袁行霈//罗宗强|责编:刘纯鹏|总主编:袁行霈
  • 商品条码: 9787040309881
  • 版次: 3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7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8
定价:¥5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 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 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 果,既是高校教材,有事 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倡导 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 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 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 发展历程,做了一些具有 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 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 绍各家观点;各卷之后又 有研修书目,为读者进一 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线索 。全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和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 息量,在出版后曾经获得 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 教材一等奖。 本书在2005年修订过 一次。此次修订,是在 2005年第二版的基础之 上,在保留原书编写宗旨 、指导思想、体例、框架 、特色、篇幅等方面的前 提之下,对原书进行的一 个中等规模的修订。主要 是对第二版的一些缺失之 处予以修正,并审慎地加 入了新的研究资料和学术 成果,保持本书的内容前 沿性。 本书适合作为高校中 文专业的通用教材,亦可 以共古代文学爱好者、研 究者参考。
目录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学家族 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自然与真 言意与形神 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从玄言到理趣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 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五言诗的发展 后世诗人的认同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七子之冠冕”王粲 仗气爱奇的刘桢 陈琳、阮璃等 蔡琰与《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慨叹 强烈的个性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嵇康与应璩的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 第二节 左思、张协与刘琨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典以怨的诗风 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张协兄弟的诗 刘琨的诗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溯源 乖远玄宗与坎凛咏怀 文采富艳寄托高远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 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文人的心态 玄释合流 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