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威仪三千:古典儒学中的身体与政治

威仪三千:古典儒学中的身体与政治

  • 字数: 305
  • 出版社: 山东大学
  • 作者: 石超|责编:郭凯迪
  • 商品条码: 97875607752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身体与政治的 视域下,对“威仪”概念作 出界定与说明,具体梳理 了“威仪”在古典儒学中的 提出与演变之轨迹,即第 一阶段,前孔子时代威仪 概念之提出与建构;第二 阶段,孔子对威仪观之继 承与改造;第三阶段,子 张所开创的儒家别派对孔 子“身正政从观”之深化与 展开。
目录
引论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范围 二、概念界定与主题说明 三、主要内容与逻辑线索 第一章 限酒与自治:西周早期的威仪话语 一、限酒与威仪:《酒诰》篇的内容与意义 二、自治于威仪:《顾命》篇的内容与意义 三、殷周对立背景下的威仪观及其政治文化解读 第二章 品貌与人格:两周之际的威仪话语 一、威仪抑抑:《诗经》对宗周圣王的赞美 二、敬慎威仪:《诗经》对昏君佞臣的讽谏 三、威仪外延的扩大及其与内在德行的剥离 第三章 等级与秩序:春秋时代的威仪话语 一、仪容与礼义:威仪观的形上化 二、尊卑与对待:威仪观的体系化 三、可畏与可爱:作为理想政治人格的“一纯” 第四章 继殷与从周:威仪话语视域下的孔子 一、遗民与子民的双重性身份 二、对继殷使命的确认与期许 三、超越族群意识的人类情怀 第五章 威仪与彣彰:以身体之的空间政治 一、孔子之威仪:焕乎其有踅彰 二、《乡党》所示夫子踅彰 三、容礼实践与身体的空间政治性 第六章 正昧与正治:以身体之的生命政治 一、“饮食之道”与“中和之气” 二、“味以行气”与“志以定言” 三、“正身之政”与“必也正名” 第七章 勇壮与强力:作为外在威仪的仁之古文“□” 一、“仁”字古文、古义考 二、《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解 三、孔门“即貌言仁”辨 第八章 身心与文质:作为身心修养的仁之古文“忎” 一、仁者与乡愿:孔门对‘“即貌言仁”传统的突破 二、“忎”与礼之本:以内主外的“文质彬彬” 三、“忎”与内自省:身心互摄的为仁之方 第九章 相偶与亲疏:作为主体间性与爱之秩序的“仁” 一、关于“仁”概念三种字形逻辑关系的再反思 二、“立己达人”与“不欲勿施”:作为主体间性的“仁” 三、仁、孝、情、礼:亲疏之伦与秩序之爱 第十章 堂堂与难能:子张以威仪修养为起点的从政思想 一、再评子张其人与“子张之儒” 二、子张威仪修养实践所体现的早期儒家从政之道 三、重新认识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务外政事派 第十一章 好古与忠信:子张、申祥的威仪从政论 一、禹行舜趋:重视《尚书》、效法古圣的子张与申祥 二、忠信仁义:郭店楚简与子张、申祥 三、正言必行:子张之儒的为学特色及其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居敬与行简:子张后学的威仪从政之道 一、雍之言然:孔门从政纲领的提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