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明一个亲爱的:池凌云研究集

发明一个亲爱的:池凌云研究集

  • 字数: 220
  • 出版社: 华文
  • 作者: 张光昕
  • 商品条码: 97875075568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隐匿的汉语之光”的第二季,包括《昌耀研究集》《戈麦研究集》《宋琳研究集》《池凌云研究集》《骆一禾研究集》《臧棣研究集》6卷,分别收录了关于昌耀、戈麦、池凌云、宋琳、骆一禾、臧棣6位在当代诗坛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诗人重要、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书被精选、编排为诗学综论、阅读散记、作品精解、诗人访谈、诗人创作年表五部分,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诗人作品的概貌、对诗人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读者可以藉此捕捉诗人对诗歌写作的贡献,观察到新诗发展的诸多侧面。 池凌云,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北堡村。1985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版诗集《飞奔的雪花》《一个人的对话》《光线》(4人合集)。诗歌《白蝴蝶》选入《中国诗歌年鉴》,“池凌云诗歌”(4首)选入《新女性诗歌——狂想的旅程》,诗歌《斜塔》《对一朵野花的十种比喻》选入《1999—2002中国新诗白皮书》,“池凌云诗歌”(12首)选入中国女性诗歌大扫描《诗歌与人》等。
作者简介
主编: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诗歌评论家,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王东东,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威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北大百年新诗》等。与张桃洲共同主编《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本书编者张光昕,1983年12月生,2013年获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后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5年起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至今。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新文化运动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新诗评论》(CSSCI来源集刊)编委、当代先锋文艺杂志《飞地》(深圳)丛刊编辑。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和批评工作,兼及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当代文论的研究。
目录
第一辑 诗学综论 003 篝火已经冷却 —读池凌云的诗 019 “她的脸多么荣耀,和火焰有共同的王冠” —池凌云试论 055 通向“未写之诗”的写作 —池凌云诗歌导读 067 脸或他者之歌 —池凌云的诗歌创作 109 这么多技艺,我只学会一样:燃烧 —谈池凌云2008 年以来的诗及其形式 135 文学的饥饿感 —论池凌云的诗歌创作 第二辑 阅读散记 149 光芒在夜之上飞舞 —读池凌云的诗歌 153 灵感之风 —写在池凌云诗后 157 风吹云行 —读池凌云的诗 165 一个人的怕与爱 —读池凌云《一个人的对话》 171 黑暗是一个怎样的词 —解读池凌云诗集《一个人的对话》 177 无限接近那温和的心脏 —读《池凌云诗选》 191 关于池凌云诗歌的札记 195 海百合,深海之殇,与词的未来 201 “尽一切努力让自己变得坚定” —记池凌云 209 吸附灵魂颗粒的潜行之光 —读池凌云诗歌 217 在声音、形象和观念之间 —读池凌云 231 说出的质感 —读池凌云诗歌 第三辑 作品精解 241 神喻,依然隐身在城墙上 —评池凌云《旧城》 247 瞬间的光华 —读池凌云的两首小诗 253 透过朋霍费尔的心灵…… —读池凌云《给大雁唱一支歌》 261 不屈的精神之骨 —池凌云诗歌《让枯萎长高一点》释读 267 《到一棵树中去》点评 269 《雅克的迦可琳眼泪》点评 273 《玛丽娜在深夜写诗》点评 275 《赶灵魂》点评 279 《它,或她》点评 第四辑 诗人访谈 283 池凌云访谈录 295 对话池凌云 附 录 309 池凌云创作年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