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朱子新探索
字数: 546
出版社: 重庆
作者: 陈荣捷|责编:何彦彦
商品条码: 9787229161446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809
出版年份: 2022
印次: 1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朱子新探索》是陈荣捷晚年朱子学研究的最高成就,既有对朱子 “命与体用”“尊德性与道问学”“知行合一”等思想义理的分析,也有对朱子的亲属、行居等私人化话题的叙述,还有对朱子的记忆力、幽默感等趣味话题的探讨,皆为陈荣捷从中、日、韩三国的史料中爬梳钩沉得来。陈荣捷发掘了大量以往不被注意的新材料,“言学者所未言”,大大细化和深化了朱子学研究,无论是对于解析朱子悬案,还是对于消除观念分歧,都予以新的启发和思路。
作者简介
陈荣捷,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研究泰斗,欧美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朱子学研究权威。1901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县,1916年考入香港拔萃书院,学习英文和中文。1924年岭南学院毕业后赴美留学,入哈佛大学英语系,1926年改入哲学系。1929年以题为《庄子哲学》的毕业论文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相继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夏威夷大学任教职。1943年任达特茅斯学院中国哲学教授,1951年任该校人文学院院长,是当时东方人在美国担任的最高学术职位。1966年自达特茅斯学院退休,被授以“中国哲学和文化荣誉教授”称号。 陈荣捷先生20世纪60年代为各种英文百科全书,包括《大英百科全书》撰写中国哲学词条,被欧美学界誉为“把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为完备地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大儒”。 陈荣捷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哲学资料的英文翻译。1963年,四部英文译著《坛经》、《王阳明〈传习录〉及其他著述》、《老子之道(道德经)》和《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又名《中国哲学资料书》)在美国出版。《中国哲学文献选编》集十余年之功,英译标准极高,至今无人超越,一直是美国院校教授中国哲学的标准教科书。 陈荣捷先生1975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思想兼任教授,与狄百瑞教授联合执教哥大新儒学讨论班,直至晚年。1978年被选为台湾地区“中研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美国“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 陈荣捷先生在生命的后二十年里,将全部的学术关注集中在对朱熹的研究和对朱熹研究事业的推动上。1982年在夏威夷檀香山组织召开“国际朱熹会议”,成为当时世界朱子学术研究的高峰。朱子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有《近思录详注集评》《朱子门人》《朱学论集》《朱熹》《朱子新探索》等,另有作品《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
目录
【一】 朱子行状 040 【二】 朱子自述 047 【三】 朱子自称 067 【四】 沈郎 076 【五】 刘屏山命字元晦祝词 078 【六】 朱子世系之命名 082 【七】 朱子之亲属 086 【八】 朱子年谱 097 【九】 朱子画像 115 【一〇】 面有七黑子 123 【一一】 朱子卜筮 126 【一二】 遯之“家人”抑遯之“同人”? 129 【一三】 朱子之世俗信仰 132 【一四】 朱子言梦 139 【一五】 朱子之记忆力 141 【一六】 朱子之严肃 146 【一七】 朱子之笑与怒 148 【一八】 朱子之幽默 152 【一九】 一介寒士 155 【二〇】 朱子之印务 158 【二一】 朱子之酒兴 161 【二二】 朱子之歌 167 【二三】 朱子之居——五夫里、武夷与建阳 169 【二四】 朱子之衣冠 176 【二五】 朱子之行 180 【二六】 考亭传说 186 【二七】 漳州民间传说 188 【二八】 异迹之传说 195 【二九】 白鹿洞狐狸精 201 【三〇】 朱熹与丽娘 203 【三一】 朱子遗迹访问记 212 【三二】 朱熹栽杉成树王 238 【三三】 朱子与中国哲学范畴 240 【三四】 太极浑沦 244 【三五】 太极果非重要乎? 247 【三六】 朱子言天 257 【三七】 “理生气也” 269 【三八】 朱子言命 272 【三九】 朱子论天理人欲 280 【四〇】 朱子言体用 292 【四一】 “尊德性而道问学” 302 【四二】 明与诚 309 【四三】 四端与七情 314 【四四】 知行合一之先声 317 【四五】 朱子与静坐 320 【四六】 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329 【四七】 “程子曰” 334 【四八】 “定本” 340 【四九】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44 【五〇】 “一而二,二而一” 347 【五一】 朱子解“自得” 352 【五二】 “心法”与“心学” 355 【五三】 “豁然贯通” 360 【五四】 “魔” 364 【五五】 朱子用喻 367 【五六】 朱子之图解 376 【五七】 退溪不用朱子《大学图》 382 【五八】 《仁说图》 387 【五九】 南轩《仁说》 391 【六〇】 《玉山讲义》 398 【六一】 《孟子集注》 402 【六二】 论《近思录》 405 【六三】 《近思录》卷次与题目 412 【六四】 《近思录》概述补遗 415 【六五】 《语类》杂记 423 【六六】 《小学》 429 【六七】 《性理字训》 436 【六八】 《朱子格言》 438 【六九】 新道统 443 【七〇】 朱门传授 450 【七一】 最笃实之门徒——陈淳 454 【七二】 丁克抑丁尧? 462 【七三】 杨楫果非门人乎? 464 【七四】 朱子门人补述 467 【七五】 门人季集 474 【七六】 精舍生活情况 475 【七七】 《沧洲精舍谕学者》正误 483 【七八】 沧洲精舍辨 484 【七九】 朱子与书院 489 【八〇】 诸生与书院 520 【八一】 民国前一年之白鹿洞书院 525 【八二】 朱子与张南轩 527 【八三】 南轩算命 551 【八四】 吕东莱访朱子于寒泉精舍 553 【八五】 朱子与吕东莱 557 【八六】 鹅湖之会 566 【八七】 鹅湖与白鹿 570 【八八】 论象山之性格 574 【八九】 朱陆关系之私情方面 582 【九〇】 陆子晚年定论? 589 【九一】 “可惜死了告子” 592 【九二】 阳明有得于朱子 597 【九三】 朱子与道士 604 【九四】 儒道之比较 607 【九五】 解老 613 【九六】 评老子 617 【九七】 老子亦有所见 621 【九八】 朱子赞扬庄子 624 【九九】 朱子与僧人 629 【一〇〇】 大慧禅师 636 【一〇一】 朱子与佛经 643 【一〇二】 朱子所引之佛语 650 【一〇三】 赠胡籍溪诗 659 【一〇四】 逸诗 663 【一〇五】 三字文 668 【一〇六】 广东揭阳发现朱子轶文 672 【一〇七】 朱子创游录文体? 676 【一〇八】 《绍熙州县释奠仪图》 678 【一〇九】 朱子墨迹 682 【一一〇】 朱子不肯挥毫 722 【一一一】 朱子评论书法 725 【一一二】 诸家评朱子之书法 733 【一一三】 画人朱熹 735 【一一四】 朱子嗜金石两则 741 【一一五】 朱子之联语 744 【一一六】 胡纮访朱子于武夷 756 【一一七】 沈继祖诬朱子六罪 758 【一一八】 朱子之忧国 766 【一一九】 朱子之执法 770 【一二〇】 朱子之于妇女 775 【一二一】 孀妇再嫁 783 【一二二】 朱子发见化石 787 【一二三】 朱子与金门 790 【一二四】 胡适与朱子 794 【一二五】 引语来源 800 【一二六】 国际朱子会议始末 802 编后话 80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