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岁时茶山记

岁时茶山记

  • 字数: 240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陈重穆//徐千懿|责编:赵庆丰//王竞
  • 商品条码: 97871080743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茶的传统在哪里?传统一定是加分的吗? 正宗的西湖龙井究竟是什么滋味?武夷岩茶为何宣传蛇? 人有“人设”茶有“茶设”,花果香的“茶设”容易吗? 铁观音也有浓香、沉香、清香?喝岩茶,到底喝的是什么? 做茶的认为文化虚,研究文化的不懂茶? …… …… 全书以“岁时四季”为经,以“茶山访茶”为纬,从雨水后的川茶蒙顶黄芽、春分的洞庭碧螺春和西湖龙井,一直讲到寒露后的桂花乌龙和安溪铁观音,以至立冬后的冻顶乌龙,访茶、制茶、品茶、评茶,作者一个个山场跑下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各主要茶区。除了具备一线行走的“实践性”,本书同时厘清了不少习以为常的错误观念如“明前茶一定好吗”“普洱越陈越香吗”,具有鲜明的“知识性”;作者常年浸润茶圈,解析茶生产消费的同时,对行业乱象也不乏自己的观点,有趣有料,爱深责切;文中也穿插了不少历史掌故和轶闻趣事,言必有据,谨严周到,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岁时有茶山,四季有茶务。诸般闲茶事,人间好时节。希望借着节气为线索,通过实际的生产和相关的文献,来探讨何谓“好茶”,让喝茶这件事,能健康地、活泼泼地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陈重穆,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制茶人,三联茶产品研发总监,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三联中读《岁时茶山记》《中国茶的文学史》音频主讲人。 徐千懿,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茶史、历史名茶人文风土与产业现状、茶文化创意产业。
目录
序 零壹 立春 零贰 雨水 01 蒙顶黄芽:川茶的传统在哪里? 零叁 惊蛰 零肆 春分 02 洞庭碧螺春:花果香的“茶设”容易吗? 03 西湖龙井:盛名久负的尴尬 零伍 清明 04 顾渚紫笋:茶圣的眼光有多毒? 05 福建白茶:宋徽宗也不知道这个味儿 06 福建白茶:我很年轻,又如何? 零陆 谷雨 07 安徽绿茶:明前、雨前,到底哪个好? 08 六安瓜片:贾母不吃,但是皇帝爱啊 09 祁门红茶:一百年前,就属它最香 10 永春佛手:怎能怪我随波逐流 11 凤凰单丛:成也香水,败也香水 零柒 立夏 12 安溪乌龙茶:那些被迫隐姓埋名的茶树品种 13 武夷岩茶:古人怎么划分武夷茶的山场? 14 武夷岩茶:喝岩茶,到底喝的是什么? 15 正山小种:正宗的小种茶什么味道? 零捌 小满 16 玫瑰红茶:到底是熏花,还是窨花? 零玖 芒种 17 大树普洱:皇上喝的居然不是老茶? 18 东方美人:一场甜蜜的乌龙事件 19 台湾高山茶:怎么越来越像绿茶了? 壹拾 夏至 拾壹 小暑 20 蜜桃乌龙:果味茶还真是绕不开香精? 拾贰 大暑 拾叁 立秋 21 茉莉花茶:就是茶坏了,才拿去窨花? 拾肆 处暑 拾伍 白露 22 桂、皖黑茶:这些茶为什么都一个味道? 拾陆 秋分 拾柒 寒露 23 桂花乌龙:越香的花,越会骗人 24 安溪铁观音:勤劳,反而适得其反? 拾捌 霜降 拾玖 立冬 25 冻顶乌龙:困在岛内的世界名茶 廿 小雪 廿壹 大雪 廿贰 冬至 廿叁 小寒 廿肆 大寒 参考文献 茶贴士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