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清转道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

海清转道禅师/福建历代高僧评传

  • 字数: 25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文学|总主编:释本性
  • 商品条码: 97875203018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文学著的《海清转道禅师》综合运用国内、外 大量田野与文献资料,在19世纪末以来中国和新加坡 的社会发展脉络,及中国、新加坡、东南亚乃至世界 变迁的大背帚下,从多元的视角考察了一代华侨僧人 ——转道的生命史。从转道法师对中、新两地佛教贡 献的角度切入,全面、深入地研究了20世纪上半。十 汉传佛教由中国传入并在新加坡扎根和形成体系的历 史过程。该书是国内首部关于新加坡华人佛教的研究 力作,不仅填补了空白,且有助于拓展中国佛教、华 侨华人、公益慈善等诸多领域的研究。
作者简介
张文学,厦门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学人,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宗教,海外华人,公益慈善等。应邀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开展田野调查和参加学术会议,在中、英文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转道出生的时代、地域与少年生活 一 时代背景与近代佛教 二 “泉南佛国”与“紫云传芳” (一)出生地域 (二)家族渊源 三 童真出家与法脉传承 第二章 转道的青年时代:云游参学与担当大任 一 云游参学苦修晤道 二 崭露头角担当大任 (一)中兴厦门金鸡亭 (二)维护养真宫寺产 (三)住持厦门南普陀 第三章 因缘际会越洋弘法 一 转道抵星前的新加坡宗教形态 (一)闽粤移民南来与华人神庙的建立 (二)华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华僧南来 二 转道南渡与住持星洲华人庙宇 第四章 开山建寺为南洋圣教之渊薮 一 “弘化南洋之砥柱”——新加坡普陀寺创办过程及启示 二 新加坡十方丛林之始——光明山普觉禅寺之创办过程及启示 三 转道和尚开创新加坡普陀寺、普觉禅寺之意义 第五章 倡办社团成星洲四众之联合 一 创设新加坡中华佛教会 (一)创设缘起:迎请中国高僧与联合南洋佛徒 (二)使命与愿景:振兴中华民族与振兴中华佛教 (三)临危受命:出版佛教刊物与普及正信佛学 二 发起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一)发起背景:受中国风气的影响而发起 (二)创办过程:自行筹备与参考中国经验 (三)深远影响:联合居士精英与关怀社会 三 倡办(英文)佛教会 (一)倡办背景:土生华人民族主义及文化认同变化 (二)创办过程:转道对土生华人成立自组织的支持 (三)产生效果:南北佛教共存与扩大中华文化传播 第六章 重兴泉州开元寺创办开元慈儿院 一 发愿重兴受请住持 二 “此间欢送彼欢迎” 三 重兴古刹变革制度 (一)重修建筑庄严佛刹 (二)制度变革十方丛林 (三)团结缁素倡建组织 (四)重视律学传承戒律 四 养老慈幼兴学育才 第七章 住持漳州南山寺开办佛化小学校 一 中兴祖庭住持漳州南山寺 二 教育救国办南山佛化学校 (一)佛化教育与国民教育 (二)爱国教育与革命教育 (三)停办原因与深远影响 第八章 古道热肠助力中国高僧 一 协助虚云和尚中兴祖庭 (一)助虚云和尚请藏 (二)助虚云南洋化缘 (三)援助鸡足山寺僧 二 道阶遗愿与中华寺重建 三与太虚法师“声气相通” 第九章 被误读的“恩怨”:与圆瑛的交往 一 邀请圆瑛来星及同兴开元祖庭 二 慈儿院风波与圆瑛法师的离开 三 正确解读二人关系及重要意义 第十章 首创星洲佛教刊物开启南洋佛教义学 一 首创佛教刊物宣扬正信佛教 (一)星洲首份佛教刊物《觉华》的创办. (二)“一灯能除千年暗”:《觉灯》的问世 (三)《佛教与佛学》开中英文合刊之先河 二 筹创佛教学院开启佛教义学 (一)筹建星洲佛学院 (二)开办转道佛学园 (三)转道办学的意义 第十一章 转道和尚的佛教革新思想 一 改革佛教的动因 (一)佛教内部的腐败——非改革无以救佛教 (二)悲心救世之宏愿——改革佛教以救世界 (三)爱国与民族主义一一改革佛教与救国救民 二 倡导“僧伽生产” (一)“生产”之必须 (二)“生产”之内容 (三)“生产”之实践 三 主张“佛化教育” (一)教育要明确僧伽责任 (二)普及僧伽教育的办法 (三)推行僧伽教育的实践 四 “精神当确定手段当温和” 结语 转道法师年谱 参考文献 一 工具书 二 清末民国中国报刊及东南亚报刊 (一)中国报纸与期刊 (二)东南亚报纸与期刊 三 其他中文(包括中译文)资料 (一)专著 (二)期刊 (三)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2)内部资料、文史资料、调研报告等 (四)电子文献和现代报纸 四 外文期刊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