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政犯罪治理研究/中国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系列

行政犯罪治理研究/中国刑事治理现代化研究系列

  • 字数: 38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田宏杰|责编:杨晓芳
  • 商品条码: 97875227225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秩序的统一,本书提出 ,从以民事犯惩治为依归向 以行政犯治理为核心转移, 既是刑事治理现代性的内在 特征,更是中国刑事治理现 代化的政治使命。而“三大 统一”,即“前置法定性与刑 事法定量相统一”“刑事立法 扩张与刑事司法限缩相统一 ”“行民先理为原则与刑事先 理为特殊相统一”,既是对 中国宪法价值秩序指引下的 刑法与行民等前置部门法规 范关系的原创性发掘,更是 以规制行政犯为核心的现代 犯罪治理机制的本土性建构 。唯有“尊重刑法”并“超越 刑法”,进而回归“更加刑法 ”地重塑行刑衔接刑事规范 体系,再造合作诉讼刑事程 序模式,创新三审合一刑事 审判机制,才能在破解虚开 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治理等重 大疑难问题的同时,构建中 国化、体系化、一体化的现 代刑事治理体系和话语体系 。
作者简介
田宏杰,重庆人,数学学士(1991)、法学硕士(1997)、法学博士(2000)、金融学博士后(2007)。曾任共和国三级警监(2003~2009),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2008~2017)。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示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在《中国法学》、德国《整体刑法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参写学术著作80余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近30项;荣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教学荣誉30余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中美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7~2018)等。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司法改革与法治一体化、金融监管与全球治理、高等教育管理。
目录
上编 体系·话语 第一章 行政犯治理与刑事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行政刑法的属性:历史发掘与教义分析 第二节 行政犯罪的本质:立法边界与司法适用 第三节 行刑衔接的构建:程序设计与证据转化 第四节 结语:行政刑法与刑法教义学的结合 第二章 行政犯治理与刑事现代化的政治使命 第一节 从民事犯到行政犯:犯罪形态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从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刑法法益的现代跃迁 第三节 从管理秩序到治理秩序:刑法使命的现代演进 第四节 结语:认真对待行政犯 第三章 行政犯治理与刑事现代化的谦抑立场 第一节 内涵与厘定:象征性刑法论的谦抑现实误判 第二节 结构与平衡:积极刑法观的谦抑理论误区 第三节 扩张与限缩:刑事现代化的谦抑路径选择 第四节 结语:超越刑法 第四章 行政犯治理与刑事现代化的法益原则 第一节 刑法法益的生成机理:宪法指引与规范确认 第二节 刑事立法规制: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相统一 第三节 刑事司法规制:前置法定性与刑事法定量相统一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行政犯治理与刑事现代化的比例原则 第一节 比例原则的刑法定位 第二节 比例原则的制度功能 第三节 比例原则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结语 第六章 行政犯治理与刑事现代化的体系路径 第一节 行刑衔接:刑事治理现代化的规范体系重塑 第二节 合作诉讼:刑事治理现代化的诉讼模式再造 第三节 三审合一:刑事治理现代化的审判机制变革 下编 实践·发展 第七章 体系性与违法性认识的教义学定位 第一节 共识前提:“不知法不免责”的正本清源 第二节 教义发掘:违法性认识的规范展开 第三节 司法认定:违法性认识的刑事法证明 第四节 结语:走向现代刑法 第八章 开放性与罪状分类的教义学反思 第一节 空白罪状的误读与刑法规范的开放 第二节 叙明罪状的尴尬与刑法规范的超越 第三节 简单罪状的表象和刑法规范的填充 第四节 引证罪状的不足和刑法规范的完善 第五节 结语:罪状的开放性及其解释进路 第九章 信息披露犯罪:罪质、罪状与罪量 第一节 修法背景:信息披露犯罪的治理困境 第二节 不法本质:信息披露制度和披露义务 第三节 构成要素:不法披露行为、罪过和罪量 第四节 刑事责任:法定刑调整和适用 第十章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本质、构造与认定 第一节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不法本质 第二节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规范构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