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新进展(2010-2020)(梦山书系)

当代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新进展(2010-2020)(梦山书系)

  • 字数: 335
  • 出版社: 福建教育
  • 作者: 冯建军|责编:沈群
  • 商品条码: 97875334966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编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建军 教授。冯建军教授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 任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现任理 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国内教育 基本理论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团队 成员为冯建军教授所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和在读博士 生,主要有:陕西师范大学胡金木教授、杭州师范 大学严从根教授、信阳师范学院杨建朝教授、南京 晓庄学院刘霞副教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武秀霞 副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王惠颖副教授、 盐城师范学院张权力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雷晓庆等。
作者简介
冯建军,1969年生,河南南阳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哲学研究,间或从事道德与公民教育研究。2000年以来,出版专著《现代教育原理》(2001)、《当代主体教育论》(2001)、《生命与教育》(2004)、《生命化教育》(2007)、《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2008)、《教育的人学视野》(2008)、《当代教育原理》(2009)、《差异与其生——多元文化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研究》(2010)、《教育哲学》(合著,2011)、《教育转型:理论、历史与建构》(合著,2013)、《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2014),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2002、2006)、《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2009)、《教育学基础》(2012)、《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1990—2010)》(2012)、《中国教育哲学:历史、回顾与展望》(2015),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CSSCl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学与中国教育学的建构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学科属性 二、教育学的学科边界与学科立场 (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 (二)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三、教育学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变革 (二)教育学的发展 四、中国教育学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一)中国教育学:发展、危机与诉求 (二)中国教育学的建构路径 (三)生命·实践教育学:中国教育学建构的典范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教育本质与立德树人 一、新时代教育本质研究的困境和理论定位 (一)教育本质研究的时代困境 (二)教育本质研究的理论定位 二、教育本质研究主题分析 (一)思维方式:从本质思维转向关系思维 (二)教育本质说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育本质新说 三、教育本质研究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 (二)认识教育本质研究的学科价值 (三)明确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知识性和育人性 四、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渊源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二)立德树人的理论渊源 五、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发展要求 (一)重视教育的完整性 (二)突出教育的育人性 六、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 (一)宏观层面的机制建设 (二)中观层面的机制探索 ……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全面发展教育 第四章 核心素养与育人方式变革 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六章 教育正义研究 第七章 教育现代化研究 第八章 公民教育与价值教育 第九章 教育评价改革 第十章 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伦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