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风险社会的哲学观察(探寻知行合一的行动模式)

风险社会的哲学观察(探寻知行合一的行动模式)

  • 字数: 38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康之|责编:马明
  • 商品条码: 97875227238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带着“知行合 一”的追求对风险社会进行 哲学观察和思考的著作,对 工业社会中的“普遍主义”“ 必然性”和“形式化”进行了 反思,揭示这三个方面的追 求造成的社会割裂,以及最 终将人类领进了风险社会。 全书对人类陷入风险社 会后出现的“去等级化”“非 中心化”和“个体性解构”的 趋势作出解读,认为其中包 含人类社会根本性变革的隐 喻,即工业社会在整体上正 在遭到否定,并为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开辟道路 。 作者认为,风险社会使 人的生命价值再一次凸显出 来,而且人的生命价值是植 根于人的共生共在之中的, 是需要在人的共生共在中加 以实现的;风险社会将有着 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科学及其 知识生产方式,也将有着全 新的意识形态;风险社会中 的一切社会建构,都是为了 增益人的合作行动的自主性 ,而合作行动则是以“即时 行动”的形式出现的。
作者简介
张康之,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先后曾在国内外120多所大学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哲学与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等30多部。部分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亦获得吴玉章奖等社会性评奖数十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以及学校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曾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等。
目录
导论 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 认识、实践:分离与融合 第二节 认识论的认识与实践 第三节 实践论的认识与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观念需要调整 第一节 普遍主义的终结 第二节 基于偶然性而行动 第三节 工业社会的形式化之维 第二章 把握社会的新特征 第一节 等级结构的解构 第二节 去中心化的征程 第三节 个体性的消解 第三章 对人及其价值的素描 第一节 人的生存意识和生命观 第二节 重估人的生命价值 第三节 生命价值的优先性 第四章 风险认知与知识生产 第一节 风险认知的问题 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新审视 第三节 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 第五章 真理、意见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解析真理与意义 第二节 分辨真理与意见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意识形态 第六章 行动的目的性与自主性 第一节 行动的合目的性问题 第二节 行动的自主性原则 第三节 行动者的道德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