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

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

  • 字数: 420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美)罗泰|译者:吴长青//张莉//彭鹏
  • 商品条码: 97875325809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英、日文版序 韩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 引论 历史背景/考古与文献/考古资料/途径/本书概要 第一部分 新等级制度及其实施 第一章 西周晚期贵族的重组(约前850年) 周原与庄白一号窖藏/风格序列/礼制改革的迹象/作为历史证据的铜器铭文/微氏世系与礼制改革的年代/西周的氏族组织/微氏族的社会地位 第二章 诸侯氏族内的等级和性别差别(约前1000-前650年) 墓葬资料及其局限性/三个墓地: 年代问题/墓葬与墓地布局/用器制度分析/性别差异 第三章 中国北方氏族共同体的个案研究(约前800-前450年) 人口统计和等级分析/上马墓地及其周边环境/人口发展/社会分化的标志/葬具/随葬品/等级的世袭与地位标志的分配/性别差异/比较/插曲 第二部分 内部融合与外部分界 第四章 周文化圈内的姓族差异(约前1050-前500年) 洛阳和曲阜/洛阳的“商人”与“周人”墓葬/曲阜的“商”、“周”遗存/腰坑/陶鬲/评述/尾声: 一个“先周”案例 第五章 周文化圈内的民族差异(约前1050-前350年) 西周时期周朝和晋国都城的“异族”/东周时期的秦墓/益门村2号墓/东周时期秦墓的“外来”因素/从毛家坪来看秦的民族身份 /评述 第六章 扩张中的社会(约前1050-前221年) 早期趋势/“东夷”的融入/中山国/长江流域/东周时期的长江下游/移民式扩张/评论 第三部分 变化与调整 第七章 东周时期的宗教转变(约前600-前221年) 礼仪重点的改变/宗庙与墓葬关系的转变/明器/再现家居和社会环境的墓葬/作为小宇宙的墓葬/基本的宗教观念 第八章 高级贵族与低级贵族的分野(约前750-前221年) 东周各诸侯王陵及陵园/淅川下寺的双重铜器组合/“特殊组合”青铜礼器的其他实例/性别差异的扩大/新郑的祭祀坑/阐释 第九章 低级贵族与平民的融合(约前600-前221年) 东周楚墓/春秋时期楚墓等级/战国时期的发展/社会层面的阐释/与文献的对应/评述/插曲 结语 人口增长与人群流动/领土控制与扩张/农业人口/军事/商人与企业家/工匠、专业人员及其他/呼吁 本书引用古典文献及铭文的标准版本 中文书目 日文书目 西文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