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环境司法文库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环境司法文库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伊媛媛|总主编:王树义//王旭光
  • 商品条码: 97875161779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缺乏法律依据,缺乏权利依据 ,应从权利本身出发研究环境权利的可诉性,从权利 人的立场重新思考环境权利的可诉性问题,从环境权 利可诉性的概念化争论转向环境权利如何裁判这一新 任务。公民依据环境权利可以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为 履行国家环境义务。伊媛媛、王树义、王旭光编著的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可从环境权利可诉的政治合 法性的解析与重塑,环境权利规范模糊性的破解,环 境司法能力的突破三个方面论证环境权利的可诉性。 环境权利可诉是有限的。环境权利可诉范围是发展的 ,随权利保护的现实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环境权利 的可诉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宪法诉讼是环境权利可 诉实现的根本路径。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面临政 治难点和法律难点。破解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法 律难点需要立法理念的提升,宪法诉讼是中国环境权 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作者简介
伊媛媛,1973年9月生,辽宁葫芦岛人,1996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14年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现为江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环境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 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之实践障碍 一 环境损害与环境侵权 二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困境 第二节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的由来 一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的背景 二 对环境权利可诉性的质疑 三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思维模式的转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权利解读 第一节 环境权与环境权利 一 作为人权的环境权 二 环境权利的概念 三 宪法环境权利与具体环境权利的比较 第二节 宪法环境权利的性质与功能 一 宪法环境权利的双重性质 二 宪法环境权利的功能体系 第三节 具体环境权利的公、私法属性之辩 一 环境权利的私权化路径 二 公法上的环境权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权利实现及其可诉实践 第一节 环境权利实现 一 权利实现的一般理论 二 环境权利立法 三 环境权利救济 第二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国外实践 一 南非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实践及其对实现环境权利可诉的意义 二 对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承认——拉丁美洲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三 司法能动主义与印度的环境权利可诉实践 四 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与环境权利的间接司法救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权利可诉性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对环境权利不可诉论的研析 一 对“权利二分法”的进一步质疑与国家环境义务层次 二 “权利成本”批判与“昂贵”的环境权利 三 权利一体化与环境权利的间接救济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对环境权利可诉性的争论 一 环境权利规范的模糊性 二 环境权利可诉缺乏民主正当性 三 环境权利可诉受环境司法能力制约 第三节 环境权利可诉性的论证 一 环境权利规范模糊性的破解 二 实现环境权利可诉的政治合法性的解析与重塑 三 环境司法能力的突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权利可诉的有限性与实现 第一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有限性 一 环境权利可诉的范围 二 环境权利可诉的程度 三 超越环境权利可诉性的局限 第二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与宪法诉讼 一 宪法的司法化 二 宪法诉讼与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第三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与环境公益诉讼 一 通过普通法律实现环境权利可诉 二 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增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走向可诉的中国环境权利 第一节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难点 一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现状 二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政治难点 三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法律难点 第二节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 一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困境的突围 二 宪法诉讼——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三 通过行政法路径推动中国环境权利宪法诉讼 四 私法架构下的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有限实现 五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推进 六 通过环境司法专门化提高环境司法能力 本章小结 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