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互助(艾滋病患者的网络行为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互助(艾滋病患者的网络行为研究)

  • 字数: 283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胡雨濛|责编:傅百荣
  • 商品条码: 97873082044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一个艾滋病 虚拟社区“知艾家园”的网络 民族志的探究,描述感染 者群体的在线话语行为, 研究他们如何在现有的文 化脉络中进行身份联结, 从而“同病相怜”并“休戚与 共”。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医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找问题 第二节 聚焦话语:从Foucault到Fairclough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艾滋病主流话语在中国的变迁 第一节 政治话语 第二节 媒介话语 第三节 学术话语 第三章 进入田野:“知艾家园”的社区样态与社会网络 第一节 虚拟还是真实:网络民族志的再思考 第二节 “知艾家园”的田野计划与伦理反思 第三节 社区描述 第四节 社会网络 第四章 私人话语:戴着“面具”的表露者 第一节 隐藏与表露 第二节 疾病叙事 第三节 决定命运的时刻 第四节 忏悔:疾病的规训 第五节 道德压力下的“恐艾症” 第五章 互动话语:重建断裂的社会支持 第一节 感染HIV:传统社会支持的嬗变 第二节 在线社会支持:互动框架 第三节 对论坛的“使用”与“满足” 第四节 网络志愿者的利他实践 第六章 公共话语:“去污名”的集体抗争 第一节 建构“艾滋病”——主流话语的压制力量 第二节 去污名:逃离道德漩涡 第三节 诗意的抗争 第四节 公共问题的讨论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总结:“同病相怜”的三类话语 第二节 批判的视角 第三节 几个问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