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

  • 字数: 304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董直庆//王林辉|责编:高娅
  • 商品条码: 97875096738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经济已全 面进入新常态,劳动供给 减少、人口红利渐次消失 、资本投资率和投资效率 下降、要素产出弹性出现 逆转,经济正处于“结构 性加速”到“结构性减速” 的转变时期,传统频繁的 需求管理政策使经济增长 短期化和波动扩大化,要 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难以持续。为此,如何从 “需求端”和“供给端”双侧 发力驱动增长,成为当前 经济改革的重点。本书旨 在从供给面、需求面和结 构面三个视角,提出一整 套切实可行的经济增长动 力转换和新增长点培育思 路。首先,在深入思考经 济增长动力接续障碍及其 形成环境的基础上,从微 观要素质量和投入结构视 角研究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机制,通过提升新增要素 质量、存量要素配置效率 及优化要素结构来拓展经 济增长空间,寻找并培育 新增长点。其次,分类考 察投资、消费和出口贸易 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从消费结构、消费环 境、消费业态、消费能力 角度拓展消费空间,挖掘 经济增长潜力;从投资质 量、投资结构和要素匹配 性角度提升投资效率,培 育新经济增长点:从优化 贸易技术结构、商品结构 和区域结构,开拓新兴贸 易市场和打造多元化贸易 环境视角,转换经济增长 动力。最后,从优化产业 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 构方面降低“结构性减速” 对经济增长的彰响。这些 研究有助于深化经济增长 理论,也为寻找经济新增 长点和构建立体化动力格 局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第一节 供给面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第二节 需求面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第三节 结构面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第二章 经济增长动力与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经济增长要素贡献测度 第二节 经济增长动力及其阶段性特征 第三节 经济增长动力的区域差异 第三章 生产要素的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第一节 资本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二节 资本质量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三节 劳动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四节 劳动质量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四章 要素流动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要素流动及其空间相关性特征 第二节 要素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第三节 要素流动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第五章 创新要素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及其测算 第二节 创新要素错配度及其效率损失 第三节 分类创新要素配置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六章 消费需求、消费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演绎 第二节 消费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三节 新产品消费、消费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第七章 投资规模、投资效率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检验 第二节 投资效率及其分类特征 第三节 投资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八章 贸易需求、贸易竞争力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贸易增长趋势和贸易结构特征 第二节 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第三节 分类行业贸易竞争力评价 第九章 经济结构、区域不平等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特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敛散性和不平等性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敛散性成因 第十章 城镇化、城乡结构优化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城镇化、城乡结构和经济增长特征 第二节 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三节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传导机制 第十一章 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十二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