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博弈与社会

博弈与社会

  • 字数: 494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张维迎
  • 商品条码: 97873012182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博弈与社会》将从一些生活的实例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学会运用博弈方法分析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将特别注意从习惯、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形成解释博弈规则(社会制度)的演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也有助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因为博弈论告诉我们,社会游戏规则是一个纳什均衡,遵守游戏规则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
作者简介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入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中国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个体理性与社会最优_x000D_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问题_x000D_ 第二节 个体理性行为_x000D_ 第三节 社会最优与帕累托标准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二章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博弈_x000D_ 第一节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_x000D_ 第二节 囚徒困境博弈_x000D_ 第三节 理性化选择_x000D_ 第四节 纳什均衡与一致预期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三章 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_x000D_ 第一节 多重均衡问题_x000D_ 第二节 聚点均衡和均衡选择_x000D_ 第三节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协调作用_x000D_ 第四节 路径依赖的困惑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四章 威胁与承诺_x000D_ 第一节 威胁的可信与不可信_x000D_ 第二节 序贯理性_x000D_ 第三节 承诺行为_x000D_ 第四节 宪政与民主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五章 讨价还价与耐心_x000D_ 第一节 讨价还价问题_x000D_ 第二节 谈判砝码与谈判能力_x000D_ 第三节 轮流出价与耐心_x000D_ 第四节 谈判中的社会规范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六章 重复博弈和合作行为_x000D_ 第一节 走出囚徒困境_x000D_ 第二节 合作与惩罚_x000D_ 第三节 大社会中的合作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七章 不完全信息与声誉_x000D_ 第一节 连锁店悖论_x000D_ 第二节 信息不完全与声誉机制_x000D_ 第三节 声誉模型应用举例_x000D_ 第四节 声誉的积累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八章 逆向选择与品牌和政府管制_x000D_ 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问题及其后果_x000D_ 第二节 非对称信息与品牌价值_x000D_ 第三节 非对称信息与政府管制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九章 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_x000D_ 第一节 信号传递机制_x000D_ 第二节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信号_x000D_ 第三节 社会规范的信号传递作用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十章 机制设计与收入分配_x000D_ 第一节 机制设计理论_x000D_ 第二节 价格歧视_x000D_ 第三节 拍卖机制设计和公共产品偏好_x000D_ 第四节 平等与效率_x000D_ 第五节 大学教师的选拔机制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十一章 道德风险与腐败_x000D_ 第一节 从腐败谈起_x000D_ 第二节 委托—代理模型_x000D_ 第三节 激励机制的设计_x000D_ 第四节 政府官员的激励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十二章 演化博弈与自发秩序_x000D_ 第一节 演化博弈的基本要素_x000D_ 第二节 演化博弈举例_x000D_ 第三节 囚徒困境与合作文化的演进_x000D_ 第四节 自发秩序与产权制度的演化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十三章 法律与社会规范_x000D_ 第一节 法律的有效性_x000D_ 第二节 法律与社会规范的不同_x000D_ 第三节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基本功能_x000D_ 第四节 社会规范的遵守与违反_x000D_ 第五节 社会规范和法律的社会条件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第十四章 制度企业家与儒家社会规范_x000D_ 第一节 制度企业家_x000D_ 第二节 轴心时代的制度企业家_x000D_ 第三节 儒家社会规范_x000D_ 本章提要_x000D_ 参考文献_x000D_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