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

  • 字数: 30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康晓光//冯利|责编:黄金平
  • 商品条码: 97875201701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慈善——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20)》旨 在回顾十年来中国公益慈的发展变化,并为关心和参与中 国慈善事业的研究者、实务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具有 普遍性、统一性的观察、解释框架。本书从活动领域、受 益对象、行动主体、实施方式、资源动员、系统结构、空 间格局等维度描述中国慈善,从技术、经济与社会结构, 政治、政策与政府,国际环境,文化等角度解释中国慈善 ,在打通传统慈善与现代公益,透视中国慈善系统结构, 以及梳理公益慈善的时代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独到且原创 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简介
康晓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国家与社会关系”、“儒家宪政”、“非政府组织”。代表作为《邓小平时代》、《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儒家宪政论纲》、《仁政》、《行政吸纳社会》、《起诉》等。 论文发表于《战略与管理》、《社会学研究》、《中国软科学》、《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开放时代》。 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录
上篇 如何描述与解释一个国家的慈善 一 何谓“慈善” (一)慈善的本质 (二)古今之辩 (三)本书的慈善定义 二 民族国家慈善的描述—解释框架 (一)描述框架 (二)解释框架 (三)补充说明 中篇 塑造中国慈善的力量 三 历史 (一)中华慈善传统 (二)现代慈善传统 (三)社会主义慈善传统 四 文化 (一)历史与文化 (二)民族国家文化动力学 (三)中国慈善文化格局的演变 五 技术、经济、社会结构 (一)经济—社会结构:中产阶层的影响 (二)IT技术革命的影响 六 政治制度、法律与政策、政府态度与行为 七 国际格局 (一)中性视角看到的国际格局 (二)市民社会视角看到的国际格局 (三)国际格局的影响 下篇 中国慈善概览 八 慈善文化 (一)经验证据——新慈善文化 (二)理论——文化要素取舍规则 (三)经验发现的理论解释 九 活动领域 (一)二维矩阵中的分布 (二)高关注度活动领域 (三)低关注度活动领域 (四)评述 十 受益对象 (一)人 (二)生态环境 (三)慈善体系 (四)评述 十一 行动主体 (一)个体行动者 (二)民间组织 (三)官方组织 (四)境外行动主体 (五)评述 十二 实施方式 (一)传统慈善 (二)现代慈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