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债学教程

公债学教程

  • 出版社: 上海财大
  • 作者: 无
  • 商品条码: 9787564235550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债理论与政策是财政学专业的传统主干专业课。本教材系《新时代财政学教材系列》之一。教材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公债的基本概念;二是公债的发展历史;三是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公债管理理论与实践,包括财政准则的制定、公债招标、政府债券市场、偿债管理等;四是公债的经济学理论与流派介绍;五是关于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六是地方政府债务、政府机构债务管理;七是国际融资与主权债务管理。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财政、税务、公共管理、投资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或对公债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使用。总的来讲,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读者能较好地结合财政基本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较为全面地掌握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本教材提供配套PPT课件。
目录
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 1 附录 有关公债问题的研究资料/ 11 第二章 国债的概念与分类/ 13 第一节 国债要素/ 13 第二节 国债的分类/ 24 第三节 公债利息收入的税收政策/ 34 附录1 中央银行票据/ 38 附录2 国债市场的跌宕起伏/ 42 附录3 本息分离债券简介/ 43 第三章 新中国的公债管理历史沿革/ 47 第一节 1949—1968年的公债管理/ 47 第二节 1979—1993年的公债管理/ 52 第三节 1994—1997年的公债管理/ 54 第四节 1998—2007年的公债管理/ 57 第五节 2008年至今的公债管理/ 60 第四章 立法部门对政府债务的管理/ 64 第一节 立法机构管理公债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65 第二节 年度国债发行额管理制度/ 68 第三节 国债余额管理制度/ 70 第四节 财政准则与政府债务/ 82 第五节 欧盟的财政准则/ 86 附录 20年来美国国债余额上限调整情况/ 91 第五章 国债的定向发行/ 92 第一节 我国发行的定向国债/ 92 第二节 美国发行的定向国债/ 101 附录 财政部关于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发行部分特别国债相关事宜的 通知/ 105 第六章 国债公开发行制度/ 108 第一节 国债发行计划的编制与公布/ 108 第二节 国债承销团成员资格审批与管理/ 112 第三节 记账式国债招投标规则/ 115 第四节 记账式国债发行程序/ 118 附录 2018—2020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名单/ 121 第七章 国债招标方法/ 123 第一节 国债招标发行方式的特点/ 124 第二节 单一价位招标/ 125 第三节 多重价位招标/ 126 第四节 混合式招标/ 129 第五节 我国记账式国债招标方式的历史沿革/ 131 第六节 国债预发行/ 132 附录1 附息债券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缴款金额计算方法说明/ 134 附录2 关于2018年记账式贴现(五十二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 通知/ 135 附录3 关于2018年记账式附息(二十二期)国债发行工作有关事宜的 通知/ 136 第八章 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138 第一节 发展债券市场的重要意义/ 138 第二节 我国债券市场概况/ 142 第三节 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概况/ 149 第四节 国债的持有者结构/ 153 第五节 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158 附录1 国债指数/ 159 附录2 国债价格、到期收益率与市场利率波动/ 162 第九章 国债偿还管理/ 164 第一节 国债偿还的方式/ 164 第二节 我国提前购买国债的实践/ 168 第三节 政府偿债基金的含义与功能/ 170 第四节 部分国家的偿债基金实践情况/ 171 第五节 偿债基金在我国的应用/ 174 附录 财政部关于买回部分年内到期国债的通知/ 174 第十章 储蓄国债/ 177 第一节 凭证式国债的发展历程/ 177 第二节 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发展历程/ 182 第三节 储蓄国债的主要特点/ 185 第四节 储蓄国债的承销与发行/ 190 第五节 储蓄国债的兑取/ 195 第六节 通货膨胀指数国债/ 197 第七节 我国储蓄国债政策展望/ 203 附录1 关于2018年第九期和第十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工作有关 事宜的通知/205 附录2 案例分析——加息后的国债投资策略/ 208 附录3 案例分析——凭证式国债的期权/ 209 第十一章 政府债务的学说与流派/ 211 第一节 公债的还本付息原理/ 211 第二节 国债的挤出效应/ 216 第三节 国债的挤入效应/ 217 第四节 国债政策中性论/ 221 第五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公债理论/ 223 第六节 各国政府债务水平不断攀升的原因/ 225 附录 案例分析——是否可考虑发行赈灾国债?/ 227 第十二章 政府债务规模的分析/ 229 第一节 衡量政府债务规模的主要指标/ 229 第二节 影响政府债务规模的几个因素/ 234 第三节 从政府资产负债表看公债规模/ 241 第四节 从代际账户看公债规模/ 245 第五节 我国财政赤字的几种统计口径/ 248 第十三章 公债的管理战略与风险管理/ 253 第一节 公债管理战略制定与执行/ 253 第二节 公债管理风险的含义/ 255 第三节 公债管理风险分析与计量/ 256 第四节 公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258 第五节 公债的信息披露/ 261 第六节 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管理/ 261 第十四章 地方政府债务/ 266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举债的必要性/ 266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模式/ 268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券的免税效应/ 270 第四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历程/ 271 第五节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 281 第六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 283 附录 山东省《关于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的意见》 (摘要)/ 287 第十五章 政府机构债务/ 291 第一节 中国政策性银行/ 291 第二节 中 国家铁路集团/ 296 第三节 中央汇金投资公司/ 299 附录 美国房利美与房地美/ 301 第十六章 主权债务/ 309 第一节 我国主权外债情况/ 311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债务危机/ 317 第三节 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 320 第四节 2009年迪拜债务危机/ 321 第五节 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 322 第六节 历次主权债务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325 第七节 主权债务重组机制/ 327 附录 主权信用评级的巨大影响及存在的争议/ 328 附录一 我国国债基本情况/ 331 附录二 我国公共部门债券基本情况/ 333 参考文献/ 33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