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伤寒学(供中医类专业用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伤寒学(供中医类专业用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 字数: 548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熊曼琪|责编:王淑珍
  • 商品条码: 97875132402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2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一部有继承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 性的优秀教材。继承了既往教材的主要精华和编写方 法:如原文归类编排的方法:历代和当代医家对原文 含义和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创新性方面,将《伤 寒论讲义》改为《伤寒学》,并作为一门学科,界定 了其研究对象、内容、学科范围,确定了这一学科在 中医教育中的地位。在原文解释方面,增加了[辩证要 点]、[疑难点击],既可以使学生掌握重点,把握主线 ,又可以使学生广开视野,启迪思路,从而激发探求 知识的兴趣。在实用性方面,吸纳了现代文献、理论 、临床实践等诸多研究方面的成果,反映了学科发展 的动态和现状,具有时代特色。文字流畅、文献丰富 ,又附[学习要求]和[复习思考],因此既可作为高等 中医院校的教材,又可作为自学中医的参考书。综上 所述,该教材符合编写要求和教学大纲要求。在继承 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方面都达到一个新高度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伤寒学的基本定义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伤寒论》的地位、形成与发展概况 一、《伤寒论》的学术地位 二、《伤寒论》的作者及成书的历史背景 三、《伤寒论》的流传与发展 第三节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一、《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二、《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第四节 伤寒的涵义与六经病的传变 一、伤寒的涵义 二、六经病的传变 第五节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一、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 二、六经辨证的方法 三、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 (一)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二)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第六节 《伤寒论》的治则治法 第二章 太阳病辨证论治 概论 第一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二、太阳病分类 三、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二)桂枝汤禁例 (三)桂枝汤证兼证 1.桂枝加葛根汤证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3.桂枝加附子汤证 4.桂枝去芍药汤证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6.桂枝新加汤证 二、伤寒表实证 (一)麻黄汤证 (二)汗法禁例 (三)麻黄汤证兼证 1.葛根汤证 2.葛根加半夏汤证 3.大青龙汤证 4.小青龙汤证 三、表郁轻证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三)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