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8)(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1949-2018)(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

  • 字数: 202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段娟|责编:熊彦|总主编:武力
  • 商品条码: 97875680541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 的多民族国家。如何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 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本书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 演进为主线,立足中国国情,系统、客观地对新中国 成立至今不同历史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提出的 国内外背景、实施过程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 应进行分析,力图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区域经济发 展的演进历程,总结我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政 府与市场关系等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 新时代如何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新 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录
绪论 新中国成立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一、新中国成立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二、新中国成立7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旧中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历史演变 一、1840—1894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 二、1895—1913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 三、1914—1936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 四、1937—1949年近代工业发展与布局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生产力布局状况和特征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 三、苏联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的影响 四、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确立与实施 第三节 “一五”时期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一五”计划的编制与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的战略部署 二、“一五”时期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实施 三、“一五”时期均衡合理布局生产力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章 “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分布与布局 第一节 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的生产力布局方针 一、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的生产力布局方针形成的背景 二、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大中小企业同时并举的方针 三、在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四、促进地方工业发展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 第二节 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的生产力布局产生的影响与调整 一、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对工业建设和布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对工业建设和布局带来的问题 三、针对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带来的问题提出按照“全国一盘棋”精神进行工业布局 四、国民经济调整初期针对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带来的问题进行 调整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建设和布局与经济关系 一、“大跃进”时期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建设和布局 二、“大跃进”时期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 第三章 以备战和加强内地建设为重点的三线建设 第一节 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确立 一、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背景 二、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确立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加强备战与积极建设比较完整的三线战略后方基地相结合 二、加强备战与经济建设的长远计划相结合 三、加强备战与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相结合 第三节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实施进程 一、三线建设的管理体制 二、三线战略后方基地建设的实施方式 三、三线建设的实施进程 第四节 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一、三线建设对加强国防力量的巩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三线建设初步改善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三、三线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第四章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国内外背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