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拉奥孔(精)/朱光潜译文集

拉奥孔(精)/朱光潜译文集

  • 出版社: 外语教研
  • 作者: (德)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译者:朱光潜
  • 商品条码: 97875135981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是德国古典美学 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著作《拉奥孔(精)》将启蒙运 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拉奥孔(精)》是莱辛个 人阅读过程中的一些随想记录,也是其美学观点的 思想结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富于启发性的观点 无疑展示着莱辛思想的恒久价值。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 第二章 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他们在表现痛苦中避免丑 第三章 造型艺术家为什么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 第四章 为什么诗不受上文所说的局限? 第五章 是否雕刻家们模仿了诗人? 第六章 是否诗人模仿了雕刻家? 第七章 是独创性的模仿还是抄袭? 第八章 诗与画在塑造形象的方式上的分别 第九章 自由创作的雕刻与定为宗教用途的雕刻之间的区别 第十章 标志的运用,在诗人手里和在艺术家手里不同 第十一章 诗与画在构思与表达上的差别 第十二章 画家怎样处理可以眼见的和不可以眼见的人物和动作? 第十三章 诗中的画不能产生画中的画,画中的画也不能产生诗中的画 第十四章 能入画与否不是判定诗的好坏的标准 第十五章 画所处理的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并列(静态) 第十六章 荷马所描绘的是持续的动作,他只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 第十七章 对各部分的描绘不能显出诗的整体 第十八章 两极端:阿喀琉斯的盾和埃涅阿斯的盾 第十九章 把荷马所描写的盾还原(再造)出来 第二十章 只有绘画才能描写物体美 第二十一章 诗人就美的效果来写美 第二十二章 诗与画的交互影响 第二十三章 诗人怎样利用丑 第二十四章 丑作为绘画的题材 第二十五章 可嫌厌的和可恐怖的 第二十六章 拉奥孔雕像群作于何时? 第二十七章 确定拉奥孔雕像群年代的其他证据 第二十八章 鲍格斯宫的格斗士的雕像 第二十九章 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里的几点错误 附录一 关于《拉奥孔》的莱辛遗稿(摘译) 甲.提纲A 乙.提纲B(为续编拟的) 丙.关于《拉奥孔》的笔记 附录二 甲.莱辛给尼柯莱的信,1769年3月26日 乙.古人如何表现死神(节译) 附录三 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史诗中关于拉奥孔的描写 译后记 附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