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机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机制/中国经济问题丛书

  • 字数: 356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杨瑞龙//周业安
  • 商品条码: 97873002679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9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 ,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在2008年美国次 贷危机的冲击下,随着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 增长要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变,中国逐渐告别高速 增长时期。本书把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导致的潜在增长 率下降所引发的经济下行称为经济新常态,并着力研 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与机制。我国经 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 于“风险的集中释放期”、“增速换挡的拐点期”以 及“破与立转换的调整期”。这就需要从速度、结构 和动力上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及宏观经济政策,即从高 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与产业结 构。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 动。这一发展战略及政策转型的内核就是要全面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新 旧增长动能的转换,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也就是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着力减少无效供给;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降成本、补短板等途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 的质量与效率,着力增加有效供给,包括增加有效制 度供给。
目录
第一章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与结构调整:基于三个维度的测算 一、引言 二、三个维度的测算 三、结论 第二章 新常态下的金融发展与创新:经验证据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背景介绍 三、实证策略与数据说明 四、结果与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三章 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与就业转换的三阶段论 一、引言 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就业转换的三阶段论 三、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 四、经验的进一步验证 五、结论性评语 第四章 新常态下我国机会不均等程度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引言 二、关于机会不均等的文献回顾 三、测量机会不均等程度的实证方法 四、机会不均等程度测量的实证结果 五、机会不均等的作用机制分析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新常态下户籍制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户改思路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总结 三、本文主要数据和方法 四、户籍对收入提升的影响 五、户籍对消费的影响 六、户籍对社会融入的影响 七、当前户改问题及今后思路 第六章 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型与预期管理 一、中国货币政策正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二、转型过程中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已出现下降 三、预期管理是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重要手段 四、中国预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创新财税激励政策的特征与绩效 一、中国创新活动现状 二、支持研发的补贴政策:特征与实施效果 三、申请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结语和政策建议 第八章 腐败、反腐败与经济增长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讨论 三、制度背景与数据介绍 四、中国腐败与反腐败基本状况 五、回归分析 六、结论 第九章 反腐败与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章 房地产阻碍了中国创新吗?———基于金融体系贷款期限结构的解释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与假设提出 三、经验模型与识别策略 四、房地产对中国创新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五、金融体系贷款期限结构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 六、稳健性检验 七、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十一章 再平衡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传导机制 一、国内供求结构差异对贸易失衡的必然要求 二、国内经济再平衡与贸易失衡规模的下降 三、经济再平衡过程中我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变化 四、我国生产价值链参与的变化 五、出口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 六、结论 第十二章 贸易壁垒与价值链嵌入 一、引言 二、文献评述 三、中国各行业嵌入价值链测算 四、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影响因素 五、结论性评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