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判丛书

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判丛书

  • 字数: 295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肖明华|总主编:李春青
  • 商品条码: 97873032335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肖明华著的《作为学科的文学理论(当代文艺学学 科反思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判丛书》以20 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转型发展过程中所 出现的学科反思这一学案为研究中心,梳理了文学理 论学科反思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所涉及的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价值立场、身份认同、知识构 型和未来走向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作者认为,当代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以文学理论自身为 研究对象,此乃文学理论学科走向自觉的表征,有助 于彰显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历史感。其所建构的反思 性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甚至代表了文学理论的一种发展 方向。只是无论如何,我们不可遗忘对“好文学理论 ”的追问。这一“追问”恐怕既是文学理论学科反思 将要持续下去的一个理由,又是“作为学科的文学理 论”题中应有之义。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学“终结说”与文学理论学科反思的先声 第一节 文学“终结说”的提出 第二节 争鸣:文学“终结说”与文学理论的未来 第三节 文学理论学科知识生产的一个反思 第二章 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的“泛化”与文学理论学科反思的发生 第一节 “文学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二节 反思: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范式 第三节 文学泛化时代的文学理论如何可能再讨论 第三章 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与文化研究的合法化论证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合法化:以文学理论反思的方式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反思:在文学理论的视野下 第三节 文化研究往何处去:一种文学理论学科反思 第四章 大学文学理论学科反思与教材建设 第一节 教材文学理论反思的发生 第二节 争鸣: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 第三节 教材文学理论问题再讨论 第五章 文学理论的知识立场反思与反思性文学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文学理论知识立场的反思 第二节 反思性文学理论的建构 第三节 何为本质主义的文学理论知识立场 第六章 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反思与文学理论的合法性重构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知识特性分析与文学理论的合法性重构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知识构型反思与文学理论的合法性重构 第三节 文学理论知识学问题的其他讨论 第七章 文学理论的历史书写与另一种文学理论学科的反思 第一节 三十年时段中的文学理论学科历史书写及其学科反思 第二节 六十年时段中的文学理论学科历史书写及其学科反思 第三节 百年时段中的文学理论学科历史书写及其学科反思 第八章 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反思性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第一节 文艺学学科反思与文学理论的未来 第二节 反思性文学理论的合法性论证 第三节 反思性文学理论如何可能 第九章 走向反思型文学阐释学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有的几种解决思路 第三节 建构一种反思型阐释学思路 第四节 例证与结论:可能出现的第四种文学阐释学 第十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文学理论转型再反思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意义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转型表征 第三节 当代文学理论转型再反思 第十一章 文学理论危机的反思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之合法性论证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危机 第二节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之合法性论证 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转型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之合法性再讨论 第四节 “好文学理论”之问 第十二章 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状况再反思与“好文学理论”再问 第一节 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分化 第二节 当代文学理论的危机与重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