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育的道德本性/教育学术文丛

德育的道德本性/教育学术文丛

  • 字数: 376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唐爱民
  • 商品条码: 97873032201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2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爱民著的《德育的道德本性/教育学术文丛》从 德育道德本性的哲学阐释、文化学发微、微观推究三 个层面,对道德教育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深入 分析与论解。首先,对德育的道德本性作了哲学梳理 与现实分析,意在明晰德育之“德”的本质内涵及德 育之道德本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次,考察了道德 教育的文化遭遇之于道德教育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意 在探析学校德育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德育变革的深厚而 持久的影响;最后,立基于德育的道德本性,对学校 德育本身的现实问题作了专门的分解与讨论。
目录
上篇 德育之道德本性的哲学阐释 德育之“德”:德育即道德教育的本体论推究 道德的教育与教育的道德:道德与教育关系的双重视角 “广狭式”德育概念界定的逻辑纰漏 对错与善恶的分别及其道德教育意蕴 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趣与关联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趣与关联 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趣与关联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异趣与关联 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悖论 间接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及限度 主知主义道德教育观的反思与批判 道德主情主义的合理性及限度 道德学习的哲学思考 构建成人德育论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构建终身德育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教育学的实践品格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中篇 德育之道德本性的文化学发微 后现代文化之于我国道德教育研究的语境与困境 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价值 网络文化境遇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 佛教文化的道德精神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基督教文化的道德旨趣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应用 校服的教育价值及其实践应用 先秦儒家的乐教思想探微 孔子的做人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语)之道》道《论语》 众声喧哗论“读经” 道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蕴 下篇 德育之道德本性的微观推究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高校教师工作与心理压力的伦理省思 道德成长:教师教育不能遗失的伦理维度 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美国师德建设的历史进程、经验与启示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时代征候及其教化 做人教育的内在依据与基本路径 做人教育的道德内涵及其时代意蕴 做人教育应成为大学教育的道德使命 与孩子一道成长:家庭教育的道德审思 理论基础构建模式的道德教育观辨析 体谅关心模式的道德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