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想象(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

想象(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

  • 字数: 216
  • 出版社: 浙江人民
  • 作者: (美)乔纳·莱勒|译者:简学//邓雷群
  • 商品条码: 97872130628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5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想象: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作者乔纳·莱勒 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以科学的视角揭示了大脑是如 何产生创造力的:左脑还是右脑更擅长创造?爱做白 日梦更有利于发挥创造力吗?鲍勃·迪伦怎么创作歌 词?马友友是如何做到即兴演奏的?莎士比亚为何会 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者?皮克斯是如何创作 动画电影的?城市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以上问题 都是本书围绕“我们如何想象”这一主题来探讨的。
作者简介
乔纳·莱勒,于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神经学,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的实验室里做过有关记忆的生物学研究实验。 牛津大学罗兹学者(Rhodes scholar),关注20世纪的文学艺术,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连线》杂志特约编辑,《纽约客》杂志长期撰稿人,《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畅销书《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Proust Was a Neuroscientist)作者。
目录
《想象》测试题 引言 创造力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部分 个人创造力 01 鲍勃·迪伦的大脑 大脑是创造力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左脑见“树木”,右脑见“森林” 洞见,与右脑的前颞上回密切相关 《像一块滚石》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02 神奇的阿尔法波 发散性思维的优势 阿尔法波,灵感产生的前兆 “概念合成”有助于灵感的产生 做“白日梦”,提高创造力的好方法 03 解 蔽 收敛性思维的优势 专注的威力 解蔽,就是化难题为想象 负面情绪的积极作用 04 顺其自然 让DLPFC安静下来 半梦半醒时最有创造力 痴迷,让自闭症患者成为特定领域的天才 “即兴发挥”是可以培养的 因祸得福的天才艺术家 05 局外人 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边缘 不受约束的局外人思维 “局外人”心态最重要 从外向内看时,我们看到得最多 第二部分 群体创造力 06 Q的威力 “熟人”与“生人”混合而成的团队最有创造力 皮克斯的经验:团队构成决定胜败 第三空间,产生新思想的绝佳之地 “建设性批评”取代“头脑风暴” 把合适的人聚拢在一起,创造力自然而生 07 城市摩擦 思想碰撞引发更多联想 城市,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 城市的密度越大,创造力就越强 128号公路的衰落与硅谷的兴起 特拉维夫,以色列的“硅谷” 互联网无法取代城市承认隐私权并建立隐私市场 08 莎士比亚悖论 “模仿”成就的创新 “莎士比亚神话”归功于良好的文化环境 思想越分享越有价值 释放孩子们的想象力 造就更多天才的4个元思想 结语 创造力源于我们的想象 译者后记 注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