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与可能/差异教育成果丛书

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与可能/差异教育成果丛书

  • 字数: 26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楼朝辉|总主编:楼朝辉//施民贵
  • 商品条码: 97873081776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什么是教育交往?教育交往实践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处理教育交往与知识教学的关系?如何将教育交 往实践的精神贯穿于学校的顶层设计、课程教学以及 日常班级生活?楼朝辉著的《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 实与可能》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宏 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围绕教育与交往的关系,整合 与超越传统教育观,尝试构建一种学校教育交往实践 方式。
作者简介
楼朝辉,杭州市天长教育集团理事长、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长三角最有影响力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先后主持“基于差异的教育:现代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倾听教育研究”等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项,在省级以上成果评比中获奖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差异化管理助教师个性化管理》等论文5篇,主持编写教材2部;担任浙江省名师工作站导师,作为国侨办华文教育专家赴欧美等地讲学,在全国各地开公开课40余次。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本书相关概念界定 1.2.1 交往 1.2.2 教育交往 1.2.3 教育交往实践 1.3 学校教育交往文献综述 1.3.1 教育交往的国内研究现状 1.3.2 教育交往的国外研究现状 1.3.3 教育交往实践的研究现状 1.3.4 学校教育交往研究趋势展望 1.4 研究思路与架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教育交往实践的理论内涵 2.1 理论参照——教育交往问题比较 2.1.1 制度化个人的非人性交往 2.1.2 手段化个人的工具式交往 2.1.3 非传统个人的不确定性交往 2.1.4 非现实空间的网络虚拟交往 2.1.5 转型背景下的非全面个体教育交往 2.2 教育交往的基本理念 2.2.1 教育交往的社会人假设 2.2.2 教育交往的规范性探讨 2.2.3 教育交往的合理性探讨 2.2.4 教育交往的教育性探讨 2.3 教育交往的理论框架 2.3.1 教育交往的目标 2.3.2 教育交往的层次 2.3.3 教育交往的过程 3 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境遇及成因分析 3.1 实然课堂中的教学交往 3.1.1 实然课堂中教学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 3.1.2 实然课堂中教学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 3.2 实践情境中的师生交往 3.2.1 实践情境中师生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 3.2.2 实践情境中师生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 3.3 实践情境中的同伴交往 3.3.1 实践情境中同伴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 3.3.2 实践情境中同伴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 3.4 实践情境中的亲子交往 3.4.1 实践情境中亲子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 3.4.2 实践情境中亲子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 3.5 实践情境中的教师交往 3.5.1 实践情境中教师交往缺失与阻隔的表征 3.5.2 实践情境中教师交往缺失与阻隔的成因 4 教育交往实践新样式的系统建构 4.1 以教育交往为指向的学校变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