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制度研究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制度研究

  • 字数: 15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
  • 作者: 施蕾
  • 商品条码: 97875620782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内介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生平的书籍不在少 数,但是专门研究大法官提名制度的著作却寥寥无几 。施蕾著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制度研究》以 期为研究美国最高法院相关制度略添薄笔。 纵观美国最高法院的变迁史,从沃伦法院到罗伯 茨法院,大法官们组成形态的变化往往对最高法院判 决意见产生着微妙的影响,而这都与大法官提名制度 密切相关。总统提名、参议院审议后最终确定大法官 人选——《美国宪法》寥寥数语的制度设计体现着权 力分支相互制衡的智慧。但从实践来看,大法官的产 生更多则是各方力量妥协下的产物,总统要对历史负 责但又会向政治低头,参议院对提名者的资质负责但 又会向制度低头,选出的大法官对独立审判负责但又 会屈服于现实。本书对提名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 细分析,同时也对未能获得通过的提名作了深入的考 察,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制 度提供一方全面且翔实的平台。
作者简介
施蕾,80后,江苏扬州人。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LL.M.。犹记初入法学殿堂,林达先生的“近距离看美国”丛书、任东来教授的《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等系列书籍,唤起了我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制度的强烈兴趣。而关于“美国宪法九尊护法神”——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的遴选、任命等制度尤令我着迷。后有幸步入乔治城法学院攻读,从学院步行至最高法院仅十分钟。期间,我一次次穿过游人如织的宪法大道,走进安静肃穆的最高法院聆听庭审,近距离观察大法官们在法庭上的或严肃或幽默或沉思,逐字逐条地拜读历任大法官凝结在一份份判决书中的智慧结晶。随着研究的深入,九位大法官不再是书中或剧中的神秘存在,而繁复且严密的大法官提名过程也逐渐呈现在面前。借此书,谨向广大读者分享一些粗浅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美国最高法院变迁史 一、大法官们 (一)种族和民族 (二)性别 (三)宗教信仰 (四)地域 (五)教育背景及从业经历 二、走进最高法院内部 (一)四任首席大法官 (二)九所小型律师事务所 三、案件和辩论 (一)案件数量逐步减少 (二)最高法院的律师团 四、走出最高法院大门 (一)最高法院与媒体的关系 (二)大法官们的法外参与 (三)在法庭之外的“说”与“写” (四)法庭现场辩论的报道 五、政治、党派和政治化 (一)教义和方法论 (二)提名及批准过程中的政治问题 (三)提名程序以及参议院批准程序的变化 第二章 总统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程序概述 一、背景 二、最高法院席位产生空缺之缘由 (一)大法官去世 (二)主动申请退休或者辞职 (三)提名首席大法官 三、建议权和同意权 (一)参议院的咨询角色 (二)其他咨询建议 四、挑选提名人的标准 (一)政治考量 (二)专业资质 (三)诚实公正 (四)其他因素 五、背景调查 六、总统挑选被提名人的进度 (一)多次提名候选人的情形 (二)影响挑选提名者进程的因素 (三)过快确定提名者的潜在弊端 七、休会任命 第三童 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审议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 过程概述 一、历史背景 (一)提名参议员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二)公开听证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