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课程改革的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民间公益组织的视角/教育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丛书

课程改革的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民间公益组织的视角/教育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丛书

  • 字数: 250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何珊云|主编:徐小洲
  • 商品条码: 97873081309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何珊云(1984-),教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讲师;2010年9月至201 1年9月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教育学院访学,2012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毕业后进入浙江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课程社会学、课程文化学和课程基本理论的研究,曾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发展研究》和《全球教育展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项调研工作》等多项 咨询报告,主持 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等项目。
目录
导论 一、发展“教育公共治理”亟须争取社会力量 二、社会力量、教育公共治理与课程管理变革 三、到民间寻找课程改革治理新机制 第一章 治理、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 治理理论的兴起及其课程管理变革意义 一、学术界的治理转向及其内涵 二、治理理论的课程管理变革意义 第二节 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 一、何谓民间公益组织 二、民间公益组织参与课程改革治理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第二章 课程改革治理挑战与机制创新难题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形成及其双重治理挑战 一、“素质教育”理想与课程改革的形成 二、国家战略调整与课程改革治理的双重挑战 第二节 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难题及破解路径 一、举步维艰的课程改革与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二、地方政府的课程改革治理重任 三、课程改革治理的机制创新路径 第三章 民间公益组织的课程改革治理参与空间 第一节 课程改革治理向民间力量开放 一、国家权力变革与民间公益组织成长 二、向民间力量开放的课程改革治理:历史与现实 第二节 课程改革治理中的民间公益组织及其空间开拓 一、课程改革治理空间的理论分析 二、进入国家权力开创的课程改革空间 三、在教育体制外自主开拓参与空间 第四章 民间公益组织的课程改革治理参与领域及行动 第一节 以问题建构为中心的分析路径 一、一般意义的参与领域及行动分析模式 二、“问题建构论”视野下的参与领域及行动 三、民间公益组织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机制 第二节 建构对国家课程改革治理有利的参与领域 一、政策的形成、实施及评估 二、地方教育制度创新 三、中小学课程发展与教学革新 四、课程改革治理的多重关系协调与整合 第三节 分担国家课程改革治理难题的双重行动 一、自主参与领域内的常规行动 二、为赢得社会支持、扩大影响采取的辅助行动 第五章 民间公益组织的课程改革治理功能、意义与展望 第一节 被忽视的民间公益组织及其课程改革治理功能 一、民间公益组织:亟须正视的课程改革治理力量 二、民间公益组织的课程改革治理功能 第二节 民间公益组织的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意义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及其治理机制缺失 二、引入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课程改革治理新机制 第三节 民间公益组织参与课程改革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民间公益组织的管理政策、制度环境与体制支持 二、民间公益组织自身的组织架构及运作机制完善 结语 一、社会力量参与课程改革治理的可行路径 二、走向“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的课程改革治理 三、民间公益组织作为课程改革治理新机制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图表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