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解气象的故事/我的第一堂科学知识课系列

图解气象的故事/我的第一堂科学知识课系列

  • 字数: 50
  • 出版社: 漓江
  • 作者: (韩)金南吉|译者:金炫辰|绘画:(韩)姜
  • 商品条码: 9787540766047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9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恐龙和长毛象曾活跃在远古时期的地球上,如今 却成了博物馆中的化石。为什么会遭到灭绝的命运呢 ?比较确定的答案是,它们无法适应剧烈改变的气候 。 人类能成为现在地球上的强势物种,是由于人类 懂得利用火、缝制衣服、盖房屋、克服严寒的气候, 撑过了冰河期。 即使是科技进步的现代,人类仍继续与气候对抗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每一天几乎都有自然灾害发生 :洪水、森林大火、干旱、暴风雪、飓风、龙卷风、 台风…… 季节是怎样形成的?天气跟气候有什么不同?为 什么会有风?“地球变暖”是什么?“温室效应”如 何产生?“节能减碳”为什么那么重要?金南吉编著 的《图解气象的故事》告诉你各种气候的成因,也教 你听懂天气预报中的专有名词,在增进气候知识的同 时,更进一步引导你思考背后的环境议题。 《图解气象的故事》适合7-10岁亲子共读或8- 14岁孩子自主阅读。
作者简介
金南吉,毕业于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喜欢动物和昆虫,因此写过很多关于自然科学的书。自然科学著作有《好好玩的科学童话》、《儿童自然学校》、《图解昆虫的世界》、《图解气象的故事》、《图解动物的世界》等;创作童话著作有《冒牌便便》、《小屋日记》、《吃垃圾的恐龙》、《大十五分钟的哥哥》等。
精彩导读
高气压和低气压 空气是有重量的,因为重量而产生的压力就称为 “气压”,不同重量的气压在大气中流动着。一般来 说,大气中气压比邻近地区的气压高时称为“高气压 ”,比较低时称为“低气压”。 我们平常完全感觉不到气压高或低。但是你可能 有过这样的经验:登上高山时突然觉得耳朵很闷。那 是因为山上与山下的气压差异,耳朵里的平衡失调所 产生的现象。 在气象上,高气压区通常天气晴朗,低气压区则 常是阴雨天气。因此人们常依据这两种气压的变化来 判定天气的好坏。 两种气压互相维持平衡时,大致上会是持续稳定 的天气。但是地表的空气受热到一定程度时,体积会 膨胀,密度会变低,开始往上升,边上升还会边降压 、膨胀与降温,甚至带动周围的空气一起往上升,形 成上升热气流。如果热气流强度够大,会让稳定的气 压失去平衡。 炎热的天气会使地表的水体蒸发,形成水蒸气, 很多水蒸气随着热空气上升进入大气时,空气的密度 会升高,然而热空气膨胀时,必须推开四周的空气, 耗损本身的热能,会导致周围的温度快速下降。这时 大气中的水蒸气会瞬间凝结,转变成云。这种低气压 发达的状况称为“形成了低压槽”。 高气压和低气压在低压槽中激烈地争斗。假如低 气压在这场争夺战中占得上风,形成锋面,天空会被 巨大的云朵覆盖,随即开始下雨。 一般来说,下大雨时,云朵像千层糕一样一层层 叠起来,这种云称为“积雨云”,积雨云覆盖天空, 变成一片乌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云朵层层叠起来 时,阳光没办法穿透云朵,只会在较低处的云朵造成 阴影,因此天空乌云密布,天色阴暗。 云是由无数的微小水珠形成的,它们会互相凝聚 ,变成较重的大水珠后,便会往下掉落至地面,这就 是雨滴。冬天时则是变成雪,飘落下来。在仲夏,有 时云朵里的水珠碰撞冷空气,会突然结冻,变成冰雹 掉落下来。冰雹有很多种,有的像豆子一样小,有的 像栗子一样大。无论是哪种冰雹,一旦落下来,都会 伤害到农作物。冰雹总是在突然间急速形成,连气象 局都无法预报。 雾是微小水珠飘浮在低处的状态。某一区域的大 气压全面降低时,水蒸气没办法上升,便逗留在地面 附近徘徊。在清晨时,池塘上会升起水雾,这水雾就 是水蒸气凝结成的。随着温差越来越大,大气中的水 蒸气便凝结成雾。雾在夏天时结为露水,冬天时则结 为霜而落下。 打雷与闪电:云层内的各种微粒因为互相碰撞摩 擦而累积正负电荷。电荷平常不会流动,但在饱含水 汽的乌云里,则会展现可怕的威力。 乌云移动时,充满湿气的大气中开始有电荷流动 。电荷具有顺着湿气聚集在一起的性质,到了某一瞬 间,会突然放电以便释放电能。 你们都曾看过天际射出一道很亮的光线后,紧接 着听见巨大的声音的现象,那光线就是闪电——也叫 做霹雳或落雷。闪电主要发生在云朵之间,但云与地 面之间也会发生。 闪电后一定会打雷。打雷是云间电荷突然放电时 ,使空气瞬间膨胀所发出的声音。闪电后才打雷,是 因为光速比音速快。光速每秒30万千米;音速每秒才 340米而已。就像在山上高喊“呀呼!”过了一会之 后才会听见回音一样。 闪电会优先落在高地或容易导电的地方,因为一 般物体都带有静止电荷(静电),尖端处的电荷比一 般表面更集中,在闪电等强电场作用下,尖端处的电 场强度剧增,很容易使周围的空气电离(使物质的原 子或分子变成离子的过程)而放电,称为尖端放电, 会吸引闪电产生连结,因此很多时候闪电会落在高塔 或金属物体上。闪电会在一刹那间释出非常大的电能 ,因此万一有人被它击中就很难活命。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危险,装设避雷针是常见的方 法。高耸的建筑物都会装设避雷针。形状如三叉戟的 避雷针,具有将闪电引导至地底的功能。 人处在没有避雷针的空旷平地上时,要特别注意 。闪电可能下一瞬间就落在最突出的物体上,因此非 常危险。为了避雨而站在大树下,人和树一起遭到雷 击的概率很高,在空旷平地撑雨伞也很危险。总之, 天气开始变阴时就先远离危险场所是最安全的做法。 P32-37
目录
前言 天气和气候 每个国家的气候都不同 季节是怎么形成的? 不断循环的风 高气压和低气压 狂风暴雨,热带性低气压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 步步进逼的气候异常现象 可怕的大自然灾害 四季分明的中国 地球变暖的元凶 面临枯竭的化石燃料 替代能源与环境 气候常识问答题 气候相关名词解释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