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解微生物的世界/我的第一堂科学知识课系列

图解微生物的世界/我的第一堂科学知识课系列

  • 字数: 50
  • 出版社: 漓江
  • 作者: (韩)金炯柱|译者:金炫辰|绘画:(韩)徐
  • 商品条码: 9787540766009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5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微生物在地球上存在了将近四十亿年,生活在空 气里,也住在我们的体内,遍布我们四周,小到我们 要用显微镜才看得见,但是千万别被微生物小小的个 头给骗了,它们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强大,但凡我们 平常所听到的细菌、微菌、病毒、酵母等都是微生物 的一种。 微生物具有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能耐,它们有的 可以生存在100摄氏度以上的烫热火山中,有的则可 以生存在严寒的极地中;有的会害我们生病,有的却 能变成我们的救命良药。金炯柱编著的《图解微生物 的世界》用90幅可爱有趣的插图,为你呈现多姿多彩 的微生物世界。来,现在就请微生物过来和我们一起 玩,如何? 《图解微生物的世界》适合7-10岁亲子共读或8 -14岁孩子自主阅读。
作者简介
金炯柱,毕业于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及水原大学国文研究所。曾任《钓鱼》月刊记者、《女童子军》月刊总编辑,目前为儿童文学作家。著有《石油,很高兴见到你》、《电气,我需要你》等。
精彩导读
杀死病菌的盘尼西林——弗莱明 当时虽然已经可以利用病原菌,开发出预防疾病 的疫苗, 但很可惜,还没有找到方法来治愈已经患病的人。 1928年,英国医生弗莱明在研究微生物期间,做 了一趟夏 季度假之旅。当时弗莱明也许因为兴奋地赶着去度假 ,竟然将 实验室里培养细菌的实验进行到一半就离开了,培养 皿里的细 菌就这样被搁置了好多天。 其实进行科学实验时,原则上每次实验做完后, 应该将实 验工具消毒干净,并盖好培养皿,以免空气中飘浮的 灰尘或微 生物掉进培养皿里,这样很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实 验结果。 果然如此,弗莱明度假回来,一踏入实验室,就 发现没盖 好的培养皿都变脏了。于是他开始动手整理发霉的培 养皿,这 时看到了奇怪的现象。 “咦?青蓝色霉菌周围的细菌怎么都死了?” 原来青蓝色霉菌就是青霉菌。当时弗莱明对于可 以杀死微 生物的抗生物质“溶菌酶”有高度兴趣,我们的泪水 和唾液中 便含有溶菌酶。 弗莱明意外发现青霉菌也可以杀死细菌,于是收 集青霉菌 并培养来研究抗生物质。结果得知青霉菌中只有一种 “特异青 霉菌”(也称为产黄青霉菌)才能制造抗生物质,后 来便将该 物质命名为“盘尼西林”(青霉素的音译)。 盘尼西林会分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导致细胞爆裂 死亡。 弗莱明还发现该盘尼西林对其他细菌也有效。例如对 肺炎链球 菌、炭疽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等这些引发传染病的 细菌也很 有效。可惜对结核杆菌、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等几乎 没有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病毒侵入伤口,很多负伤 者罹患败 血症而死。但是很多伤者只要注射了盘尼西林,就会 产生显著 的疗效,很多人转危为安。因此盘尼西林成了“奇迹 之药”,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生产盘尼西林也成为 可能。 全世界有无数传染病患都受惠于盘尼西林。还好 有盘尼西 林,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才进一步获得确保。 虽然盘尼西林被称为世界最早的抗生素,但人类 使用抗生 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 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埃及人曾 使用过天然 抗生素“蜂胶”,那是蜜蜂把树木分泌的树脂和自己 的唾液、 蜂蜡混合制造的深褐色黏稠液体,用来修补蜂窝的缝 隙或破 洞,可以阻挡虎头蜂、老鼠或细菌等侵入。 1965年,法国医师雷米研究细菌不会黏住蜜蜂身 体的原因 时,发现了该物质。 据说,大约2000年前时,非洲东北部的努比亚王 国国民经 常食用“四环霉素”的天然抗生素。 当时努比亚人很爱喝啤酒,而制作该啤酒的原料 里含有抗 生素。不仅成人,甚至连四岁孩童的遗骨中也能抽取 出大量的 抗生物质。 这些天然抗生素是古代人凭经验所使用的治疗剂 ,疗效不 像盘尼西林那么强,而且很难一次大量生产,这是当 时科学技 术上的限制。 1945年,弗莱明因为开发出盘尼西林的功劳,而 与弗洛 理、柴恩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此以后,人们将盘尼西林当成灵丹妙药一样使 用,身 体稍微不适就服用盘尼西林,甚至在家畜饲料里都混 合了抗生 素。如此滥用,开始产生问题。 因为使用抗生素时,不但会杀死有害的细菌,连 体内有益 的细菌也会死。也就是说,外界的有害细菌侵入体内 时,体内 担任防御角色的细菌也会死。 更严重的问题是每十万只细菌中,会有一只细菌 具有不被 抗生素打败的基因。这种不被抗生素打败的情况,专 业术语称 为“耐受性”,这只细菌可说是一种突变细菌。 而且细菌的遗传基因中有一种“质体”,有些质 体含有某 种抗药基因,这种质体在细菌成长时并非立即需要, 而是像我 们的私房钱一样,充作不时之需。 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抗药性的细菌透过接合作用 ,将含有 抗药基因的质体转移复制到无抗药性的细菌里,就会 让抗生素 无法发挥作用。或是无抗药性的细菌遭遇抗生素时产 生基因突 变,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并会把抗药性基因遗传给 后代。 这时人们便要使用药力更强的抗生素,才可以杀 死细菌, 恢复健康。 万一细菌对更强的抗生素也产生抗药性时该怎么 办?当然 要使用更强的抗生素。然而假如一再出现具有更强抗 药性的细 菌时,怎么办? 只能继续不断制造出更强的抗生素吗?盘尼西林 被称为 “第一代抗生素”,之后陆续制造出逐渐加强的抗生 素,现在 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抗生素。不过如今出现了连第 四代抗生 素都不怕的“超级病毒”,使人们陷入恐惧中。 实际上,1961年时在英国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 (简称MRSA),这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非常强, 使用盘 尼西林时,一百只中八十四只会存活。 P49-55
目录
前言 作者序 微生物是什么东西? 我们是微生物家族 与微生物亲密的人大集合 我身体里面有微生物! 会捣蛋的微生物 好好吃!可口的微生物 与微生物好好相处吧 微生物常识问答 微生物相关名词解说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