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陶瓷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陶瓷史话/物化历史系列/中国史话

  • 字数: 14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谢端琚//马文宽
  • 商品条码: 97875097302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就大量使用陶器,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青瓷 ,至东汉时真正的瓷器诞生了,唐代以来瓷器作为中国的特色商品走向世界 ,获得世界人民的青睐,千百年来一直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China, “中国”的译音,将我们伟大的国家和瓷器永远地连在了一起。我们追溯中 国陶瓷发展史,也就是在追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陶瓷史话》对几千年来 的陶瓷发展史作了系统的、全面的、详实的介绍,读者可从中领略到中华民 族先民创造性的开拓精神,从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陶瓷史话》的作者是谢端琚、马文宽。
作者简介
马文宽,1936年8月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底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83~1989年主持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窑的调查、发掘,同时进行了资料整理和报告的编写工作。从1990年开始致力于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文化交流的研究。研究员。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主编)、《宁夏灵武窑》、《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主编)、《陶瓷史话》(合著)、《中国陶瓷全集-辽西夏金》(合著)、《伊斯兰世界文物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谢端琚,福建闽清人,1932年12月生。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同年分配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考古研究工作,曾任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主任、甘青考古队队长等职,主持甘肃永靖秦魏家、张家咀、姬家川、天水师赵村与青海柳湾等遗址的发掘工作。任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论著有《青海柳湾》、《师赵村与西山坪》、《六顶山与渤海镇》(合著)、《甘肃地区史前考古》、《中国考古学·夏商卷》(合著)、《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合著)等及论文数十篇。所著作品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目录
引言 一 陶器综述 1.陶器出现与人类生活的改善 2.粗糙的原始陶器 3.华美多样的彩陶 4.漆黑光亮的黑陶器 5.朴素实用的灰陶器 6.形神兼备的陶塑品 7.白陶的出现及其艺术成就 8.南方的印纹硬陶 9.多彩多姿的彩绘陶器 10.气势雄伟的秦兵马俑 二 瓷器——中国的伟大发明 1.原始青瓷 2.瓷器的发明 三 瓷器的初步发展 1.南方的六朝青瓷 2.北方的青瓷与白瓷 四 瓷器的兴盛时期 1.灿烂夺目的唐三彩 2.千峰翠色的越窑青瓷 3.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 4.釉下彩瓷的发展 5.品种繁多的黄堡窑 五 瓷器的繁荣时期 1.典雅精致的定窑瓷 2.釉质莹润如脂的汝官窑瓷 3.享誉盛名的宋代官窑与元代哥窑瓷 4.釉色多变的金、元、明钧窑瓷 5.装饰清新的耀州窑青瓷 6.素雅质朴的磁州窑瓷 7.釉质如玉的龙泉青瓷 8.青中闪白的宋元青白瓷 9.风格独特的辽瓷与西夏瓷 10.元代景德镇的青花与釉里红 六 瓷器的鼎盛时期 1.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的确立 2.明清色釉瓷 3.明清彩绘瓷 4.明快隽秀的紫砂器 七 瓷器与中外文化交流 1.精美的瓷器行销世界 2.制瓷技术的向外传播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