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庸全集/国学经典

中庸全集/国学经典

  • 字数: 428
  • 出版社: 海潮
  • 作者: 陈才俊|校注:李静
  • 商品条码: 9787802136779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庸》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子思所作。它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作为平民哲学,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因而此书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 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我们精心编制了《中庸全集》这部书,本书吸取其他《中庸》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金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使读者理解其中精要,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
作者简介
子思:又称“子思子”。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目录
序言 前言 朱熹《中庸章句序》 第一章 天命 第二章 时中 第三章 鲜能 第四章 行明 第五章 不行 第六章 大知 第七章 予知 第八章 服膺 第九章 可均 第十章 问强 第十一章 素隐 第十二章 费隐 第十三章 不远 第十四章 素位 第十五章 行远 第十六章 鬼神 第十七章 大德 第十八章 无忧 第十九章 达孝 第二十章 问政 第二十一章 诚明 第二十二章 尽性 第二十三章 致曲 第二十四章 前知 第二十五章 自成 第二十六章 无息 第二十七章 明哲 第二十八章 自用 第二十九章 三重 第三十章 敦化 第三十一章 至圣 第三十二章 至诚 第三十三章 尚纲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