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轼集(名家选集卷修订版)/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苏轼集(名家选集卷修订版)/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 字数: 255
  • 出版社: 山西古籍
  • 作者: (宋)苏轼|校注:于景祥//徐桂秋//郭醒
  • 商品条码: 97878059898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4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精彩导读
初发嘉州 题解 嘉祐四年(1059),苏轼与弟苏辙,为母居丧 ,时在眉山。苏轼此诗作于居丧期间。十一月父子 三人再度赴京,离开家乡从嘉州乘舟沿岷江、长江 至荆州。此诗曾收入父子三人合集《南行前集》。 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 新解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往意 浩无边——阗阗(ti6ntien),鼓声。开船时的信 号。猎,动词,这里作震动、吹响解。旃,旗子上 的飘带。这四句意为:我早晨出发时听到开船的鼓 声响个不停,西风吹动旗上的带子发出阵阵声响。 故乡已离得越来越远了,我要到达的地方还遥不可 见。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旷荡 造平川——锦水,即岷江。细不见,细小得快看不 见,言离其已远。蛮江,即青衣江。可怜,可爱。 奔腾过佛脚,据《舆地纪胜》:“开元中,僧海通 于渎江、沫水、蒙水三江合冲之滨,凿石为弥勒大 像,高三百六十尺,建七层阁以覆之。”旷荡,空 阔。造,到达。这四句意为:岷江细小得快要看不 见了,青衣江清澈无比,令人喜爱。我们的船很快 地经过弥勒大像的脚下,到达空阔的水域。 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久立 水潺潺——禅客,佛徒,和尚,此处指宗一,即成 都大慈寺主持宝月大师,为苏轼宗兄。相期,彼此 约好。作者自注:“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 台下。”潺潺,水流的声音。这四句意为:山野之 中有参禅礼佛的人,他要到钓鱼台去看黄昏的景色 。我和他已经约好在那里相见,他一定已经先到了 ,在那流水潺潺的地方等待很久了。 新评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诗人与家乡、故人分别 的感受。诗前八句描绘离乡途中所见所感,后四句 想像远方的友人等待自己的情形。全诗抒发了诗人 对故乡山水深深的眷恋之情。描写细腻,情真意切 。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解 此诗作于嘉祐六年(1061)。嘉祐元年(1056 ),苏轼、苏辙第一次离蜀赴京应考路过渑池,在 县中寺庙内借宿,并在奉闲和尚居室的壁上题诗。 嘉祐六年(1061),苏轼与苏辙在郑州分手后,再 次路过渑池。苏辙有《怀渑池寄子瞻兄》诗,苏轼
目录
前言 文化史上第一人(代序)(于景祥) ◎诗 初发嘉州 和子由渑池怀旧 王维吴道子画 和子由踏青(选一) 石苍舒醉墨堂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IEl至寿州 游金山寺 吴中田妇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选一)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望海楼晚景五绝(选一)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新城道中(其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 有美堂暴雨 法惠寺横翠阁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选一) 病中游祖塔院 书焦山纶长老壁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送春 寄黎眉州 东栏梨花 篑笃谷 韩斡马十四匹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百步洪 送参寥师 续丽人行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初到黄州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红梅三首(选一) 琴诗 寒食雨二首(其二) 海棠 洗儿戏作 东坡 次荆公韵四绝(选一) 题西林壁 庐山二胜二首(选一)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选一) 登州海市并序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