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国际政治精品文库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国际政治精品文库

  • 字数: 350
  • 出版社: 新华
  • 作者: (美)塞缪尔·亨廷顿|译者: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
  • 商品条码: 97875011904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3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的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 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 ,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 ?》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 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 、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 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 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 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 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 会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塞缪尔·亨廷顿(1927-2008),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16岁入耶鲁大学,两年半即提前毕业,加入美军参加二战。战争结束后,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23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与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同窗。1957年,亨廷顿出版个人首本专著《军人与国家》,此书观点激怒了自由主义的政治学界,因而与布热津斯基一同离开哈佛入职哥伦比亚大学。1962年,哈佛大学聘请亨廷顿为终身教授,直至荣休,培养了包括弗朗西斯·福山、扎卡里亚在内的一批著名政治学者。曾任约翰逊、卡特政府顾问,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累计出版著作17部,其中著名的作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被译为39种文字,被译为中文的代表作还有《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二十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失衡的承诺》《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知识界的巨匠之一”。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新时代 引论:旗帜与文化认同 一个多极和多文化的世界 其他世界? 不同世界的比较:现实主义、简化和预测 第二章 历史上的文明和今天的文明 文明的性质 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普世文明?现代化与西方化 普世文明:含义 普世文明:来源 西方与现代化 对西方和现代化的回应 第二部分 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第四章 西方的衰落:权力、文化和本土化 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复兴 上帝的报复 第五章 经济、人口和挑战者文明 亚洲的自我肯定 伊斯兰教的复兴 挑战的变化 第三部分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第六章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寻求结盟:认同的政治 文化与经济合作 文明的结构 无所适从的国家:文明转变的失败 第七章 核心国家、同心圆和文明秩序 文明和秩序 西方边界的形成 俄罗斯与其近邻 大中华及其共荣圈 伊斯兰:没有凝聚力的意识 第四部分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西方的普世主义 武器扩散 人权和民主 移民 第九章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 核心国家与断层线冲突 伊斯兰与西方 亚洲:中国和美国 文明与核心国家:正在形成的联盟 第十章 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 过渡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 断层线战争的特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