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部控制缺陷实际控制人性质与审计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学术文

内部控制缺陷实际控制人性质与审计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学术文

  • 字数: 100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吕珺|责编:张巧梅
  • 商品条码: 97875096703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 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 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 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 施行。2010年4月,财政部 会同五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内 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 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要求自2011年1月1日 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 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 日起继而扩大到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 板上市的公司施行。据规定 ,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 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 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 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 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 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 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其 中,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自 我评价时须对内部控制缺陷 进行认定,并在内部控制评 价报告中作出相关披露,外 部审计师在对公司的内部控 制进行审计时也需要对内部 控制缺陷作出评价,因此该 问题已逐渐成为公司管理者 、外部审计师、投资者、债 权人以及监管部门关注的对 象,同时也成为了学者们聚 焦研究的热点。 在此研究背景之下,本 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 2007至2010年的数据,主 要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性 、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 这两个方面分别检测了内部 控制缺陷与公司实际控制人 性质之间的关系、与审计收 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被出 具非标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结果显示:第一, 国有公司比非国有公司被发 现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 更小,国有公司比非国有公 司被发现具有严重程度更高 的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 小;第二,具有内部控制缺 陷的公司的审计费用比未发 现具有内控缺陷的公司的审 计费用更高,审计师收取的 审计费用会随着内部控制缺 陷严重程度的加深而更高; 第三,具有内部控制缺陷的 公司比未发现具有内部控制 缺陷的公司更可能收到非标 审计意见,公司内部控制缺 陷的程度越严重,越可能收 到非标审计意见。
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制度背景与文献回顾 2.1 内部控制制度背景 2.2 内部控制缺陷文献回顾 第3章 内部控制缺陷定义与分类 3.1 内部控制缺陷定义与分类:来自相关法规 3.2 现有文献内部控制缺陷定义与分类:来自相关文献 3.3 内部控制缺陷定义与分类:本文的理解 第4章 内部控制缺陷与实际控制人性质 4.l 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检验结果 4.4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收费 5.1 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检验结果 5.4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意见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 6.4 结论与启示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涉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条款 附录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涉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条款 附录3:《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涉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条款 附录4:《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涉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条款 附录5:PCAOB颁布的AS5中涉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条款 附录6:PCAOB颁布的AS5附录(APPENDIX)中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