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与味觉

生命与味觉

  • 字数: 9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日]辰巳芳子/著 陈心慧/译
  • 商品条码: 97875596524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细胞所追求的美味是将生命带往更好的方向。我认为终极的美味是让细胞开心的食物。” 生命与味觉之间的关系想切也切不断,然而今日放眼望去,环境污染让我们渐渐失去安心的食材,料理也都追求简便快速,人们已遗忘“吃”的本质,更不知该如何才能活得更好。忧心忡忡的作者为世人提出五项指标:“敬畏之心”“感应力”“直觉力”“应变、反应能力”“温柔之心”期望能为后人面临生存困难的时刻提供解方。 曾经想要献身心理学与教育的辰巳芳子原本并不喜欢料理,年轻时因为健康与战争的种种限制,因缘际会成为料理家,研发的汤品不仅养护了病重的父亲,也救治了许多病患与老人,迈入高龄后仍然持续投入饮食公益事业。在本书中,她写下自己如何从“垒高再推倒”的厨房工作中活出自我,找出“人为什么要吃东西”的答案,理解“生命借由食与其他生命相接”,传递“顺应风土而食”的动人智慧,希望大家都能怀抱想要看到心爱之人笑容的念头,制作汤品与料理。
作者简介
辰巳芳子 日本国宝级料理家 1924 年出生,现今97岁(在出版本书时,作者92岁)。圣心女子学院毕业后跟着料理研究家始祖,也就是母亲滨子学习家庭料理,同时不断地钻研西洋料理。通过照护身体不好的父亲开启汤品之路,在镰仓家中开设汤品教室。现任“传递优良食材会”“大豆100 粒运动后援会”会长。著有《为了你──支撑生命的汤》《品尝辰巳芳子的当令美味──滋养生命的家庭料理》《为食而活──我认为重要的事》《新版我传给女儿的美味》(与辰巳滨子共同著作,文春新书)等书。
目录
序言 现年九十二岁的我,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的事 人为什么一定要吃东西? “吃东西”是生命的更新 顺应风土而食 食物必须美味 日本鳀鱼与地球暖化 贝类不再发出声响 五大重点 第一章 拥有“敬畏”之心:懂得品尝风土慈爱和当令美味 敬畏的根基 外甥愿意花三千圆吃油菜花盖饭 如何处理当令食材 健太的挑战 不可放弃米、高汤、发酵调味料 引导我的两本书 厨房工作是奉养生命的工作 将欲望放在正确的方向 “料理是人类最有创意的活动之一” 食也可以养育灵魂 值得信赖的食物的另一端 第二章 磨练感应力:试着将五感集中至“手中的自然” 现在,重要的是感应力 红肉鱼和白肉鱼使用不同的酱油 一杯茶教我们的感应力 培育母亲感应力的河岸 乔尔?侯布雄如何成为世界第一的厨师 让“细胞感到喜悦”的香菇汤 都市人更要下厨 拌炒磨练感应力:糙米汤① 勤加练习,熟能生巧:糙米汤② 品尝应该丢弃的东西:糙米汤③ 拌炒糙米的时间是祈祷的时候:糙米汤④ 确实做好不起眼的事:小鱼干高汤① 熬煮小鱼高汤与上进心有关:小鱼干高汤② 培育感应力的大豆100粒运动 不试味道就像只给看乐谱却不演奏 用好的下酒菜培育感应力 在祖父膝上记住的熟悉的味道 爱要通过行动来表达 第三章 培养直觉:风告诉我如何制作美味的生火腿 突发奇想和灵感的不同 富有灵感的人:辰巳滨子 理论为经验档案左证:炸新马铃薯 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果:蒸煮色拉 参考异国文化就容易突破瓶颈 用意式蔬菜汤的做法制作日式根茎蔬菜汤 诞生于民族“生存之道”的食物 鎌仓的风带给我的灵感:制作生火腿① “好像养了一名强盗”:制作生火腿② 经过分析的经验才有用:制作生火腿③ 成为等待自己的人 汤品图表有意义 特别注意粥的理由 让每天的生存更容易的延伸料理 感到不方便是改善的第一步 正视事物的本质 第四章 “紧要关头”起身迎击:牛筋和鱼骨巩固生命根基 为了不成为茫然等待关键时刻的人 孕妇没有好好吃东西 推荐给奥运选手的超级麦片 牛筋和骨头消除疲劳、抚育生命 最近的日式料理倾向丢弃骨头和内脏 支撑坂本龙马的鱼骨汤 从贝壳得到滋养 牡蛎和蚬要这样吃 提升免疫力的葱天鹅绒酱和香菇酱 避难粮食的准备不仅靠国家 只要有米和大豆,总会有办法 希望培育出会播种大豆的人 冲绳的救命药和爱知的八丁味噌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让人起死回生的饮食方式 科雷希多岛的经验 历史的巨大转折点 第五章 培养仁慈之心:汤品热气的另一端看到的东西 凯罗斯会的目的 用蔬菜高汤抵抗胃癌 让生病的孩子喝法式家常浓汤 住院病患的四种汤品 迈向生命终点的人的汤品 最后的一口要吃什么 用嘴巴吃所代表的意义:从照护第一线看起 支撑宫崎一惠生命的东西 希望提供将逝之人美味的原因 爱的希望就在锅中 幸田文先生“脱帽致敬”的粥茶碗蒸 回答“什么都有”的母亲 “人生要简单”的父亲 送鲣鱼松给战场上的父亲 退一步看见的东西 无论是喜是悲都让它从眼前经过 汤品的另一端 后记 引用和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