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 字数: 150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 作者: 余光中/著
  • 商品条码: 978755004054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余光中散文集21篇,共分为三个章节:选取了旅途见闻、旧时光景、天下之事三个角度。行走足迹、羁旅之思、对世间万事异乎寻常的关切敏感之情,都一一氤氲在作者的笔下。 草长莺飞、杏花春雨、满亭星月,是每个少年心底最浪漫的存在,感知细微,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要去远方。后来,东奔西走,走南闯北,江湖飘零久,旧时的人,旧时的自己,旧时的地方……隔着时间,都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是爸爸的儿子,会为了丢失的一顶旧帽子而一直心存愧疚, 是四个女儿的爸爸,心底默默念着女儿们,也曾幻想有九条命, 说时间、谈诗与哲学,也品评名家散文。天下之大,新奇之事繁多。 渐渐老去是不可逆的,我们每个人终将和这个世界告别。然而,生命中真切的感动一定和少年相关,朝气无畏、不忧未来的日子,即便有懒散的加成,也依然叮当作响、各有风采。 有的人,出生半生,归来依然是少年。 有的人,年少老成,自有重担在双肩。 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你,内心都珍藏着世间独一无二的法宝。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江苏南京,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还曾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2015年7月,获得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他自称这是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代表作诗歌《乡愁》、散文《听听那冷雨》《假如我有九条命》等,翻译英国诗人经典诗句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的散文极爱用典、也喜用排比句式,学者气息浓厚。梁实秋赞誉其:“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精彩导读
花鸟 客厅的落地长窗外,是 一方不能算小的阳台,黑 漆的栏杆之间,隐约可见 谷底的小村,人烟暧暖。 当初发明阳台的人,一定 是一位乐观外向的天才, 才会突破家居的局限,把 一个幻想的半岛推向户外 ,向山和海,向半空晚霞 和一夜星斗。 阳台而无花,犹之墙壁 而无画,多么空虚。所以 一盆盆的花,便从下面那 世界搬了上来。也不知什 么时候起,栏杆三面竞已 偎满了花盆,但这种美丽 的移民一点也没有计划, 欧阳修所谓的“浅深红白宜 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①” ,是完全谈不上的。这么 十几盆盆栽,有的是初来 此地,不畏辛劳,挤三等 火车抱回来的,有的是同 事离开中大的遗爱,也有 的,是买了车后供在后座 带回来的。无论是什么来 历,我们都一般看待。花 神的孩子,名号不同,容 颜各异,但迎风招展的神 态都是动人的。 朝西一隅,是茎藤四延 和栏杆已绸缪难解的紫藤 ,开的是一串串粉白带浅 紫的花朵。右边是一盆桂 苗,高只近尺,花时竟也 有高洁清雅的异香,随风 漾来。近邻是两盆茉莉和 一盆玉兰。这两种香草虽 不得列于《离骚》狂吟的 芳谱,她们细腻而幽邃的 远芬,却是我无力抵抗的 。开窗的夏夜,她们的体 香回泛在空中,一直远飘 来书房里,嗅得人神摇摇 而意惚惚,不能久安于座 ,总忍不住要推纱门出去 亲近亲近。比较起来,玉 兰修长的白瓣香得温醇些 ,茉莉的丛蕊似更醉鼻餍 心,总之都太迷人。 再过 去是两盆海棠。浅红色的 花,油绿色的叶,相配之 下,别有一种民俗画的色 调,最富中国韵味,而秋 海棠叶的象征,从小已印 在心头。其旁还有一盆铁 海棠,虬蔓郁结的刺茎上 ,开出四瓣对称的深红小 花。此花生命力最强,暴 风雨后,只有她屹立不摇 ,颜色不改。再向右依次 是绣球花、蟹爪兰、昙花 、杜鹃。蟹爪兰花色洋红 而神态凌厉,有张牙奋爪 作势攫人之意,简直是一 只花魇,令我不敢亲近。 昙花已经绽过三次,一次 还是双葩对开,真是吉夕 素仙。夏秋之间,一夕盛 放,皎白的千层长瓣,眼 看她恣纵迅疾地展开,幽 幽地吐出粉黄娇嫩的簇蕊 ,却像一切奇迹那样,在 目迷神眩的异光中,甫启 即闭了。一年含蓄,只为 一夕的挥霍,大概是芳族 之中最羞涩、最自谦、最 没有发表欲的一姝了。 在这些空中半岛,啊不 ,空中花园之上,我是两 园丁之一,专掌浇水,每 日夕阳沉山,我便在晚霞 的浮光里,提一把白柄蓝 身的喷水壶,向众芳施水 。另一位园丁当然是阳台 的女主人,专司杀虫施肥 ,修剪枝叶,翻掘盆土。 有时蓓蕾新发,野雀常来 偷食,我就攘臂冲出去, 大声驱逐。而高台多悲风 ,脚下那山谷只敞对海湾 ,海风一起,便成了老子 所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①”的一具风箱。于是便轮 到我一盆盆搬进屋来。寒 流来袭,亦复如此。女园 丁笑我是陶侃运甓②。美 ,也是有代价的。 无风的晴日,盆花之间 常依偎一只白漆的鸟笼。 里面的客人是一只灰翼蓝 身的小鹦鹉,我为它取名 蓝宝宝。走近去看,才发 现翅膀不是全灰,而是灰 中间白,并带一点点蓝; 颈背上是一圈圈的灰纹, 两翼的灰纹则弧形相掩, 饰以白边,状如鱼鳞。翼 尖交叠的下面,伸出修长 几近半身的尾巴,毛色深 孔雀蓝,常在笼栏边拂来 拂去。身体的细毛蓝得很 轻浅,很飘逸。胸前有一 片白羽,上覆浑圆的小蓝 点,点数经常在变,少则 两点,长全时多至六点, 排成弧形,像一条项链。 蓝宝宝的可爱,不只外 貌的娇美。如果你有耐性 ,多跟它做一会儿伴,就 会发现它的语言天才。它 参加我们的生活成为最受 宠爱的“小家人”才半年,韩 惟全①由美游港,在我们 家小住数日,首先发现它 在牙牙学语,学我们的人 语。起先我们不信,以为 它时发时歇的咿唔唼喋, 不过是禽类的晓晓自语, 无意识的饶舌罢了。经惟 全一提醒,蓝宝宝的断续 鸟语,在侧耳细听之下, 居然有点人话的意思。只 是有时嗫嚅吞吐,似是而 非,加以人腔鸟调,句读 含混不清,那意境在人禽 之间,恐怕连公冶长②再 世,也难以体会,更无论 圣方济各③了。 幸运的时候,蓝宝宝会 吐出三两个短句:“小鸟过 来”“干什么”“知道了”“臭鸟 不乖”,还有节奏起伏的“小 鸟小鸟小小鸟”。小小曲喙 的发音设备,毕竟和人嘴 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人语 的唇音齿音等等,蓝宝宝 虽有娓娓巧舌,仍是摹拟 难工的。 P2-5
目录
第1章 满亭星月在,不见故人归 花? 鸟 把一个幻想的半岛推向户外,向山和海,向半空晚霞和一夜星斗 满亭星月 落日还没落,我们的心却沉落了 故国神游 凡中国的心灵都会共鸣 望乡的牧神 曾经恋过的,再恋一次 听听那冷雨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走过洛阳桥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开出了泉州湾 山中十日,世上千年 他们都是最纯真、最可爱的青年。我爱他们,每一个人 第2章 金陵子弟江湖客 思? 蜀 在我少年记忆的深处,我早已是蜀人 山东甘旅 一点点的传说总能激动一整个民族绵绵的诗情 日不落家 黄昏,是一日最敏感、最容易受伤的时辰 一笑人间万事 妙语连珠而来,笑声叠浪而起 假如我有九条命 多看他人,多阅他乡 金陵子弟江湖客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自豪与自幸——我的国文启蒙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 第3章 人间万事皆成文 失帽记 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片瓦渡海 时光的迷雾岂能一拨就开 诗与哲学 世事纷纭,有时是递加,有时是交射,有时却巧结连环 盖棺不定论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论朱自清的散文 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 猛虎和蔷薇 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樵夫的烂柯 时间这种新鲜而又名贵的水果,却无冰箱可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