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第2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第2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 字数: 5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编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
  • 商品条码: 978701022330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 义诞生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政党 领导下,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反对资 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民族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无产阶级解放和全 人类的解放,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历史及其 基本经验和规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 建立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开端。170 年前在欧洲游荡的共产主义“幽灵”,随着科学社 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如今已磅礴于全球;作为 一种理论预见的科学社会主义,今天已发展为现实 的社会制度。一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一代又 一代无产阶级先驱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战胜重 重困难,经历曲折考验,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探索中前进,逐步成熟 与不断发展的历史。深入学习和研究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史,对于深刻认识这一伟大运动的重大成就、 丰富经验和历史地位,对于不断促进世界社会主义 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对于年轻一代树立共产主义 必然实现的远大理想,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绪论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研究对象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学科特点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阶段 四、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形成 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与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新成就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第三节 1848年欧洲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初期发展 一、1848年欧洲革命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 第二章 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革命 第一节 第一国际登上历史的舞台 一、国际工人运动的高涨与第一国际的建立 二、第一国际的重要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初步确立 第二节 巴黎公社革命及其伟大意义 一、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过程 二、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革命 三、巴黎公社革命的伟大意义 四、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 第一国际的解散 一、第一国际解散的原因 二、第一国际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演变 第一节 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背景 一、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三、欧美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 一、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特点 二、第二国际反对资本主义、军国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三、第二国际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 第三节 第二国际的破产及其历史地位 一、第二国际的破产及其原因 二、第二国际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第四章 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一节 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一、俄国早期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列宁的建党学说与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第二节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二、列宁的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第三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