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9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9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 字数: 917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孙虹//张罗
  • 商品条码: 9787117266680
  • 版次: 9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5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最早、历史最悠久、修订版次最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作者简介
孙 虹 男,1957年5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医学博士。中南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交流障碍与科学系研究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士顿)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客座教授。 兼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协会会长、《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主编等职。 从事医学院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子课题和973子课题、美国中华医学会(CMB)基金、 科技重点项目、 博士点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6部。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截至2017年12月,共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64人次。 先后获得中国医师奖、湖南省优秀院长、湖南省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院长、全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 罗 男,1969年8月出生于北京。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和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鼻部炎症和过敏科学学会主席。兼任世界过敏反应科学组织和国际过敏科学执委会委员;Allergy、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and Rhinololgy、《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和《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编。 耳鼻咽喉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变态反应科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重点从事以慢性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为代表的慢性鼻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研究,主持 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等课题20项。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北京学者”等人才项目。发表文章400余篇,其中英文文章140余篇并5次入选期刊封面图片。合作主编和副主编专著8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4项。
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发展史  2  第二节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总论  4 第二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基本方法与常规诊疗设备8  第一节 基本检查工具与方法  8  第二节 专科诊疗设备  10  第三节 相关诊疗方法  11 第二篇 耳 科 学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14  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学  14  第二节 面神经的应用解剖学  32  第三节 侧颅底的应用解剖学  35  第四节 听觉生理学  38  第五节 平衡生理学  44 第二章 耳的检查46  第一节 耳的一般检查  46  第二节 咽鼓管功能检查  48  第三节 听功能检查  50  第四节 前庭功能检查  61  第五节 耳部影像学检查  64 第三章 耳的症状学68  第一节 耳痛  68  第二节 耳漏  68  第三节 耳聋  68  第四节 耳鸣  69  第五节 眩晕  69 第四章 先天性耳畸形71  第一节 先天性耳前瘘管  71  第二节 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  71  第三节 先天性内耳畸形  73 第五章 耳外伤75  第一节 耳廓外伤  75  第二节 鼓膜外伤  75  第三节 颞骨骨折  76 第六章 外耳疾病78  第一节 耳廓假囊肿  78  第二节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79  第三节 外耳湿疹  79  第四节 外耳道耵聍栓塞  80  第五节 外耳道异物  81  第六节 外耳道炎及疖  82  第七节 外耳道真菌病  82  第八节 外耳道胆脂瘤  83 第七章 中耳炎性疾病85  第一节 大疱性鼓膜炎  85  第二节 分泌性中耳炎  85  第三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88  第四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90  第五节 中耳胆脂瘤  92  第六节 中耳炎后遗症  94 第八章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96  第一节 概述  96  第二节 颅内并发症  97  第三节 颅外并发症  102 第九章 耳硬化症106 第十章 耳源性眩晕111  第一节 眩晕症  111  第二节 梅尼埃病  114  第三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117 第十一章 耳聋及其防治121  第一节 耳聋概论  121  第二节 突发性耳聋  122  第三节 先天性耳聋  124  第四节 听力辅助技术  126 第十二章 耳鸣131 第十三章 面神经疾病135  第一节 周围性面瘫  135  第二节 半面痉挛  139  第三节 面神经瘤  140 第十四章 耳肿瘤143  第一节 耳廓与外耳道肿瘤  143  第二节 中耳肿瘤  145  第三节 听神经瘤  146  第四节 侧颅底肿瘤  148  第五节 颈静脉球体瘤  150 第十五章 耳显微外科和耳神经外科概论152 第三篇 鼻 科 学 第一章 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158  第一节 鼻的应用解剖学  158  第二节 鼻的生理学  171 第二章 鼻的检查法176  第一节 外鼻及鼻腔检查  176  第二节 鼻窦检查  177  第三节 鼻腔及鼻窦内镜检查  178  第四节 鼻功能检查  179  第五节 鼻腔及鼻窦影像学检查  181 第三章 鼻部症状学184  第一节 鼻塞  184  第二节 鼻溢液  184  第三节 鼻痒及喷嚏  185  第四节 嗅觉障碍  186  第五节 鼻源性头痛  186  第六节 鼻出血  187 第四章 鼻的先天性疾病188  第一节 鼻部脑膜脑膨出  188  第二节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189 第五章 鼻外伤192  第一节 鼻骨骨折  192  第二节 鼻窦骨折  193  第三节 脑脊液鼻漏  195 第六章 外鼻炎症性疾病197  第一节 鼻前庭炎  197  第二节 鼻疖  197  第三节 酒渣鼻  198 第七章 急性鼻腔和鼻窦炎性疾病199  第一节 急性鼻炎  199  第二节 急性鼻窦炎  201 第八章 慢性鼻炎206  第一节 变应性鼻炎  206  第二节 非变应性鼻炎  208  第三节 萎缩性鼻炎  209 第九章 慢性鼻窦炎212  第一节 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212  第二节 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215 第十章 真菌性鼻窦炎219 第十一章 儿童和婴幼儿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223  第一节 儿童鼻炎  223  第二节 儿童鼻窦炎  224  第三节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226 第十二章 鼻源性并发症228  第一节 鼻源性眶内并发症  228  第二节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230 第十三章 鼻中隔疾病232  第一节 鼻中隔偏曲  232  第二节 鼻中隔血肿和脓肿  233  第三节 鼻中隔穿孔  234 第十四章 鼻出血236 第十五章 鼻腔及鼻窦异物240 第十六章 鼻及鼻窦囊肿241  第一节 鼻前庭囊肿  241  第二节 鼻窦囊肿  241 第十七章 鼻腔鼻窦肿瘤245  第一节 概述  245  第二节 良性肿瘤  245  第三节 恶性肿瘤  249 第十八章 鼻内镜外科技术254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54  第二节 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  255  第三节 鼻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256  第四节 内镜鼻窦手术  258  第五节 内镜下鼻腔手术  260  第六节 鼻内镜手术并发症  261 第四篇 咽 科 学 第一章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264  第一节 咽的应用解剖学  264  第二节 咽的生理学  269 第二章 咽的检查271  第一节 口咽检查  271  第二节 鼻咽检查  271  第三节 喉咽检查  272  第四节 咽部影像学检查  272 第三章 咽的症状学273 第四章 咽炎275  第一节 急性咽炎  275  第二节 慢性咽炎  276 第五章 扁桃体炎278  第一节 急性扁桃体炎  278  第二节 慢性扁桃体炎  280  第三节 扁桃体切除术  281 第六章 腺样体疾病284  第一节 急性腺样体炎  284  第二节 腺样体肥大  284 第七章 咽部脓肿286  第一节 扁桃体周脓肿  286  第二节 咽后脓肿  287  第三节 咽旁脓肿  288 第八章 咽神经性疾病和感觉异常290  第一节 运动性障碍  290  第二节 感觉性障碍  291 第九章 咽肿瘤294  第一节 良性肿瘤  294  第二节 恶性肿瘤  296 第十章 咽异物、咽灼伤、咽狭窄和闭锁301  第一节 咽异物  301  第二节 咽灼伤  301  第三节 咽狭窄及闭锁  302 第十一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03 第五篇 喉 科 学 第一章 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308  第一节 喉的应用解剖学  308  第二节 喉的生理学  314 第二章 喉的检查315  第一节 喉的外部检查  315  第二节 间接喉镜检查  315  第三节 纤维喉镜和电子喉镜检查  316  第四节 直接喉镜与支撑喉镜检查  316  第五节 动态喉镜检查  318  第六节 喉的影像学检查  318  第七节 喉的其他检查法  318 第三章 喉的症状学319  第一节 声嘶  319  第二节 吸气性呼吸困难  319  第三节 喉喘鸣  320  第四节 喉痛  320  第五节 咯血  321  第六节 吞咽困难  321 第四章 喉的先天性疾病322  第一节 先天性喉蹼  322  第二节 先天性喉喘鸣  322 第五章 喉外伤324  第一节 闭合性喉外伤  324  第二节 开放性喉外伤  325  第三节 喉烫伤及烧灼伤  325  第四节 喉插管损伤  326 第六章 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327  第一节 急性会厌炎  327  第二节 急性喉炎  328  第三节 小儿急性喉炎  329  第四节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330 第七章 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332  第一节 慢性喉炎  332  第二节 声带小结  333  第三节 声带息肉  334  第四节 喉关节炎  335 第八章 喉的神经性疾病336  第一节 喉感觉神经性疾病  336  第二节 喉运动神经性疾病  337  第三节 喉痉挛  340 第九章 喉肿瘤342  第一节 喉良性肿瘤  342  第二节 喉恶性肿瘤  343 第十章 喉的其他疾病352  第一节 喉异物  352  第二节 喉水肿  352  第三节 喉囊肿  353  第四节 喉角化症及喉白斑病  354  第五节 喉淀粉样变  355  第六节 喉气管狭窄  356  第七节 反流性咽喉炎  357 第十一章 喉阻塞360 第十二章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362  第一节 气管插管术  362  第二节 气管切开术  363  第三节 环甲膜切开术  366 第十三章 临床嗓音学和言语病理学367  第一节 发声障碍  367  第二节 言语障碍  371 第六篇 气管食管科学 第一章 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374  第一节 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学  374  第二节 食管的应用解剖学  376  第三节 气管、支气管生理学  377  第四节 食管生理学  378 第二章 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内镜检查379  第一节 支气管镜检查  379  第二节 食管镜检查  384 第三章 气管、食管的症状学387  第一节 气管、支气管的症状学  387  第二节 食管的症状学  387 第四章 气管、支气管异物389 第五章 呼吸功能失常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395 第六章 食管异物396 第七章 食管腐蚀伤398 第八章 颈段气管癌400 第九章 颈段食管癌401 第七篇 颈 科 学 第一章 颈部应用解剖学404  第一节 概述  404  第二节 颈部肌肉  405  第三节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405  第四节 颈部血管  406  第五节 颈部神经  407  第六节 颈部淋巴结  408  第七节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  408 第二章 颈部检查410  第一节 颈部一般检查  410  第二节 颈部影像学检查  411  第三节 颈部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  414 第三章 颈部先天性疾病415  第一节 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  415  第二节 鳃裂囊肿及瘘管  415  第三节 颈部囊状水瘤  416 第四章 颈部炎性疾病418  第一节 颈部急、慢性淋巴结炎  418  第二节 颈部淋巴结结核  418  第三节 颈部蜂窝织炎  419 第五章 颈部血管性疾病420  第一节 颈动脉体瘤  420  第二节 颈动静脉瘘  420 第六章 颈部创伤422  第一节 颈部闭合性创伤  422  第二节 颈部开放性创伤  424 第七章 颈部肿块及颈清扫术427  第一节 颈部肿块  427  第二节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  431  第三节 颈清扫术  438 第八章 头颈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443 第八篇 耳鼻咽喉头颈部特殊性感染 第一章 耳鼻咽喉头颈部结核448 第二章 耳鼻咽喉头颈部梅毒450 第三章 艾滋病在耳鼻咽喉头颈部的表现451 第四章 耳鼻咽喉其他特殊炎症454  第一节 耳鼻咽喉白喉  454  第二节 耳鼻咽喉麻风  455  第三节 鼻硬结病  455 参考文献45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58 本书测试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