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善何以行不善--孟子论道德失败

性善何以行不善--孟子论道德失败

  • 字数: 32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旻娇|责编:郝玉明
  • 商品条码: 97875203620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于《孟子》研究而言,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一个 本性善良的人何以会做出不善的行为来?我们把这些“行不 善”的现象称作“道德失败”。这本书就是以“性善何以 行不善”这一问题为研究视角,以现代德行论及其相关的 问题为线索,利用现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等知识,分 析《孟子》文本中出现的道德失败的问题。以期通过道德 失败的研究,完善孟子的道德哲学和德行修养理论。在让 孟子哲学更具现实实践性的同时,页让传统儒家思想为当 代伦理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论题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问题说明 第二节 孟子伦理思想的形态 一孟子与“境界形上学” 二孟子与道德情感主义 三孟子与美德伦理学 第三节 文献与思路 第一章 理念差异:孟子论“淫辞邪说” 第一节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一杨朱与墨子 二陈仲与许行 三白圭与宋整 第二节 “孟告之辩” 一“性无善无不善” 二“仁内义外” 三“不动心” 第二章 德行缺失:孟子论“不仁”“不义”“无礼” “不智” 第一节 “仁”与“不仁” 一孟子论“仁”:“恻隐”与“推恩” 二齐宣王的“有疾”与“不为” 三梁惠王的“不仁” 第二节 “义”与“不义” 一孟子论“义”:“羞恶”与“敬 二君臣关系中的“不义”之罪 三“不义”与“无耻” 四利害于“义” 第三节 “礼”与“无礼” 一孟子论“礼”:“辞让”与“恭敬 二君臣关系中君王的“无礼” 三“无礼”与“非礼” 四“礼”的根据与违礼的界限 第四节 “智”与“不智” 一孟子论“智”:“是非”“中”“权” 二圣人之过与孔子的“时中” 三“执中”与“执一” 四“不知务”与“不知类” 附论孟子论“勇德”与“小勇”的道德失败 第三章 修身不善与孟子论德行修养 第一节 “心”与修养目标偏差 一“放失良心”与“以小害大” 二“寡欲”与“养心” 三“尽心”与“学” 第二节 “欲”与道德动机无力 一“心”好“理义”之欲 二“食色”与“大欲” 三“好战”与“斗狠” 第三节 “好”与德行修养层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