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美]爱德华·L. 德西(Edward L. Deci) [美]理查德·弗拉斯特|译者:王正林 译
  • 商品条码: 97871116602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你是否常常在父母的期望、社会的压力和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之间犹豫挣扎?作为一名奋斗在职场的人士,你是否常常被巨大的焦虑感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而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 作为父母,你是否常常为督促孩子学习而感到疲惫不堪? 基于40余年的科学研究,心理学家爱德华?L. 德西告诉我们,陷入以上的生活困境是因为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丧失了内在动机和自主感。相对于外在的金钱、名声和社会强加的评价标准,只有在追求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做出贡献和实现个人成长等内在目标时,人们才能真正满足内心对自主、胜任和联结的基本心理需要,并依靠内在动机持续激励自己,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过上真正自主的生活。 在本书中,德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他和研究团队如何从常见的社会现象出发,使用科学实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阐明人类动机这一深刻而本质的问题,并对于如何拥有自主的人生以及如何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激励他人给出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爱德华?L. 德西 ( Edward L. Deci ) 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曾任该校人类动机项目主任。在一项基于引用率和获奖情况的评选中,德西位列当代*杰出的200位心理学家之中。40余年来,德西教授持续在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基本心理需求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他与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共同创建了当代*有影响力的动机理论之一——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该理论构建了研究人类动机和人格的宏观框架,并指出满足个体对自主、胜任和联结基本需要的环境条件,能够更好地增强人们的主动性、创造力以及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绩效水平。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作组织、育儿、体育等诸多领域。 理查德?弗拉斯特 (Richard Flaste) 《纽约时报》科学和健康版前编辑,其领导的团队获得了1987年普利策奖。
目录
推荐序一 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 推荐序二 奖赏会伤人 001第1章 “但他是老板”:权威和不满 自主与控制 // 002 自我的真实性与疏离 // 005 关系中的不平等 // 008 自我激励与内在动机 // 010 基于科学方法的动机研究 // 012 第一部分 自主和胜任的重要性 016第2章 我只是为了钱:关于奖赏和疏离的 早期实验 内在动机与索玛拼图实验 // 018 奖赏会伤人 // 027 031第3章 我能决定自己的选择:个人自主的需要 自主: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一个心理需要 // 031 不听医生话的姑妈 // 036 奖赏背后的意图 // 038 让支持自主与设定规则共存 // 044 046第4章 追求体验还是结果:内在动机与外部控制 内在动机的益处 // 048 外部控制的风险 // 054 反思绩效工资制度 // 057 060第5章 我能做到:带着胜任感面对人生挑战 明确行为与期望之间的联系 // 061 有效的条件性奖励 // 063 胜任: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二个心理需要 // 066 非控制性的赞美 // 069 真正的幸福来自对胜任与自主的共同追求 // 072 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 // 074 第二部分 人际联结的作用 078第6章 走向自我的一致与和谐:发展的内在力量 人类发展的本质 // 080 内在动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 083 一个厌食症案例 // 086 感知到的胜任与自主 // 088 联结: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三个心理需要 // 090 093第7章 自主地承担重要但无趣的事: 当社会召唤时 社会价值观内化的两种类型:内摄与整合 // 094 模范学生 // 099 健康的内化需要社会支持 // 100 支持自主以促进社会价值观的整合 // 102 真正的自主要对他人负责 // 106 支持自主不等于纵容 // 107 设定界限不等于苛责 // 111 113第8章 关于“应该、必须、不得不”的信念: 社会中的自我 内摄形成的虚假自我 // 115 自我卷入:有条件的自我价值过程 // 119 真正的自尊与有条件的自尊 // 122 亲密关系中的自主:一条双行道 // 124 130第9章 “美国梦”的代价:当社会问题恶化时 6种人生愿望 // 133 养育方式与人生愿望导向的建立 // 137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巨大代价 // 138 个人主义不等于自主 // 140 第三部分 如何实现自主 146第10章 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如何促进自主 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 // 149 设定支持自主的界限 // 154 确立目标和评估绩效 // 157 给予奖励和认可 // 160 识别障碍 // 162 165第11章 从探索动机开始:促进健康的行为 改变的理由 // 167 不遵守医嘱 // 172 支持患者的自主 // 174 生物-心理-社会方法 // 176 责任和支持自主 // 179 学习支持他人自主 // 181 183第12章 摆脱束缚,接纳自我:在控制中做到自主 找到特定的支持 // 185 个人和他们的社会环境 // 186 动机的个体差异 // 189 促进自身的发展 // 190 管理自身的体验 // 193 调节情绪 // 194 管理行为 // 196 技巧的运用 // 200 接纳自己 // 202 第四部分 结语 206第13章 追求自主的意义 内心的自由 // 208 选择与责任 // 212 217致谢 218参考书目 222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