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体系(微课程教学法)/课堂革命翻转课堂丛书

新体系(微课程教学法)/课堂革命翻转课堂丛书

  • 字数: 34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金陵|责编:戴轶
  • 商品条码: 97873032557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金陵,历经八年研究,为我 们带来这本具有信息时代微观教学论色彩的著作。如 果说,第一本著作《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论证 了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可行性,提出了微课程教学法 的基本框架;那么,第二本著作《新体系:微课程教 学法》则全方位地展现了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理论、 方法与实效。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理论与方法并举。 “填沟理论”、教学模型、本土创新的学习设计、 “需求导向”的资源开发方法、撬动课堂学习创新的 微项目学习,等等,把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经 验与技术成果按照系统最优化的原则融入教学方式组 合教学要素的漩涡之中,实现“线性”课程与“离 散”课程的优势互补,在实践中取得了激发学习力、 促进内化知识、拓展综合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成 效,为高质量学习从模型转化为现实搭建起由此达彼 的桥梁。 本书将帮助我们洞察达成目标之要义,解读“问 题导向”之诀窍,发现“需求导向”的资源开发路线 之意义,谙熟微项目学习活动设计之真谛。当我们深 陷教学困惑之中又试图摆脱困扰之时,本书将给我们 带来全新的教学视角和实践动力。
作者简介
金陵,1953年生,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原任馆长(2001—2010),《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微课程教学法创始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创始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1987年苏州市首届教坛新秀,2004年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曾任学校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分管教学副校长、校长、苏州市教育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理事长等职。在《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部分 起点:把翻转课堂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第一章 多维度透视翻转课堂 一、从补课视频到翻转课堂,说明什么? 二、根据本质属性定义翻转课堂 三、翻转课堂没有“翻转”什么? 四、翻转课堂必须支持核心素养发展 五、深挖翻转课堂的学习意义 第二章 填掉“求知鸿沟”的意义 一、萨尔曼·可汗的贡献与局限 二、学习中存在着一道“求知鸿沟” 三、厉害了,“填沟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 创新:构建智慧学习新体系 第三章 让“微课程”回归自己的逻辑 一、两种不同的“微课程” 二、反省流行的“微课程” 三、重新定义“微课程” 四、梳理微课程与“微课”的关系 第四章 微课程教学法的教学模型 一、三大模块:构建智慧学习新体系 二、运行模式:教学模型的实际流程 三、两个阶段:“线性”与“离散”的统一 四、超越历史:超越“先学后教” 五、两个主体:展开学与教的另一片天空 第三部分 系统设计:“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设计 第五章 系统设计的结构、任务与流程 一、什么是系统设计 二、系统设计的结构 三、系统设计的任务 四、系统设计流程图的奥妙 第六章 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任务单” 一、三份“任务单”之比较 二、什么是自主学习任务单 三、分层解构:参透教材之妙方 四、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 五、耦合匹配:任务设计咬住“达成目标” 六、问题导向: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策略 七、逻辑延续与终身发展:方法的意义 八、为什么要提供“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第七章 走向探索系统设计目标体系之路 一、汲取课程研究大师的智慧 二、架构学习目标设计新图式 第八章 如何开发“需求导向”的学习资源 一、案例:今天体验到当“差生”的痛苦 二、配套学习视频开发的第一要务 三、巧选视频录制的技术方式 四、PPT,快速录制好视频 五、视频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第九章 聚焦学生发展: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 一、为什么要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 二、课堂学习任务单的框架结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